在美華人小學生的朋友圈是什么樣子?
來源:aaa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在美國生活的華人,身邊的圈子除了華人之外,最多的當數本土白人和印度人,前者是主流群體基數龐大,后者是某種程度上的物以類聚,比如學區好的小區(學區房)最受華人和印度人的青睞,報各類課外補習班的也多半是華人和印度孩子。同樣,兒子逃逃的朋友也大致來自于這幾個民族,華人好友多半通過父母或者某個興趣活動班認識,印度好友幾乎都因國際象棋結緣,白人好友就更多是班上的同學了。這幾個民族,無論家長還是孩子,都各有特點,很有意思。
很會表現的印度小伙伴
為什么先說印度呢?因為逃逃剛到美國后最先混的就是印度朋友圈,由于他會下國際象棋,很快就融入這個圈子,盡管剛開始有語言障礙,但象棋的規則是固定的,并不妨礙他和小伙伴們愉快地下棋,很快,他憑借著不錯的棋藝,招攬了不少小粉絲。可謂以棋會友,其樂融融。
但不久我就發現他回家后是這么數數的:“one…doo…dhree…”,我心想,完了,連發音都有印度味兒了,后來在我的“注意”下,逃逃只會偶爾和印度朋友下下棋,其他活動就很少參加了。
據說,在美國的印度人和華人關系很微妙,我們涉美尚淺,還沒有很深的體會,只感覺印度人對孩子教育的投入充滿激情,而且非常鼓勵孩子去爭,去表現。
前不久逃逃約了個印度小朋友到家里下棋,不過他們只下了一盤,逃逃贏了,后來被其他玩具吸引,玩別的去了。那位小朋友的爸爸來接孩子時迫不及待地問兒子戰果,兒子不好意思地說“我輸了”,爸爸馬上回應“I told you, he is tough” (我告訴過你的,他很厲害的)。
我一邊使勁想他怎么知道的,難道逃逃在印度圈里那么有名氣了?一邊趕緊慣用地中國式寒暄圓場“沒有沒有,哪里哪里,運氣運氣,承讓承讓”
而那天下午我也應接不暇,因為和那位小朋友一起來的還有他姐姐,一位三年級的印度女孩,我還在廚房準備小點心,她就跑到我旁邊開始講她最近的趣聞,最新發現的美食、游戲,以及她對學校、各種活動的評價……用口若懸河來形容一點不為過,而且還大方得體,知識面那個廣啊,口齒那個伶俐啊,我聽得也是醉了。
印度家長對教育很舍得投入,孩子們的基礎知識通常都會比較扎實,而且他們很早就有speech(演講)、communication(溝通)方面的訓練,去說,去爭,去表現,是印度小朋友的常態。
難怪說印度人包攬了很多科技公司的中高層,的確有差距啊!
成績超前的華人小同伴
相比之下,華人孩子也不是吃素的。我曾以為國際象棋肯定是印度孩子領先,因為它在印度孩子圈里很火,逃逃以前參加的幾次小型錦標賽也是印度孩子居多,但后來逃逃的象棋老師告訴我“排在最前面的都是華人,那些小錦標賽華人都不屑一去的”,老師是個白人,應該是比較中立的,果然,不久之后,逃逃也不怎么熱衷于那些小錦標賽了。
逃逃的學校里沒有排名,每次測評美國老師那種夸張的評語,你懂的,不能當真,所以我也從來不知道他在學校成績處于一個什么水平,反正沒什么問題我也就不管了。
某次和他的網球老師聊天(李芳,一個很牛的華人),我說起小區里新蓋的房子都是印度人入住,以后學區競爭激烈啊,她淡然一笑說“印度人不怕,中國孩子多的地方競爭才大吶!一般都是這樣的,成績第一層的是華人,然后是印度人,之后才是白人。”
的確,華人在學習成績上是遙遙領先的,以至于常春藤等牛校都開始對華人申請者“刮目相看”了。但華人小朋友的短板也是很明顯的:溝通、社交能力偏弱,不會秀自己。
我見過的華人孩子里,還沒有一個有前面提到的那位印度小女孩的溝通能力那么好,包括逃逃,可能大家會覺得他在“跟逃逃學英語(課程)”欄目的講解視頻中表現得很棒,但那算是有準備的表演,如果換成陌生場合與陌生人面對面溝通,他還差得遠。
放任自由的白人小朋友
這是比例最大的一個群體,為什么我最后才講呢,因為實在沒什么好講的。美國家長幾乎很少為孩子著急操心,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長。對大部分美國家長來說,像逃逃那么大(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教育還沒開始呢,先玩兒幾年再說。
有次我去接逃逃,剛好聽見兩位白人媽媽的談話,一媽接到娃第一個問題就問,“今天你們recess沒(學校的休息時間,就是放鴨子到戶外敞開玩)”,娃說沒有,因為太冷了。
這媽很郁悶,轉頭跟另一媽說“看嘛,天一冷就不讓他們到外面玩了”,另一媽也義憤填膺“就是啊,冷有什么嘛,跑起來玩起來就不冷了,還正好把他們的能量消耗完,晚上好睡覺!”感情老美們都把小學當幼兒園用吶!
那白人孩子們都在干什么?不得不說,體育是很大一塊,他們從小就開始接觸各種球類,如橄欖球、足球、棒球、冰球、籃球、網球、高爾夫……夏天不少孩子生日會搞pool party(游泳派對),默認同齡孩子都會游泳,你要不會還真不好意思和大家玩。
除了體育,剩下的時間呢?答案只有一個:玩!
我們通常認為的素質教育“琴棋書畫”,大多數白人孩子沒一樣會的,但他們會折騰各種各樣的玩法,花樣多但不算精,興趣驅動成分比較大,所以有人玩得很高端很專業,比如做Lego movie (樂高電影) ,當然也是少數。
這種完全放任自流的等待式教育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孩子在漫無目的中發現自我,發現他最感興趣最有熱情的東西,而在之后的人生中全身心去投入。
但也有風險,萬一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不太好,而家長沒有在恰當的時機去糾正和幫助的話,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這也是美國中學生吸毒、犯罪比例不低的原因之一吧!就像一棵樹苗,我們固然不能揠苗助長,但哪天被臺風吹歪了,如果不去扶正,它也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華人小學生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