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久久久_成人在线视频网_国产精区一区二区_福利视频电影

熱線電話:400-668-9628

《紐約時報》的見證: 美國商業如何走向世界

來源: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7/31/content_3296778.htm作者:北美購房網時間:2015/11/19

北美購房網信二維碼
掃一掃,隨時看

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書,出自哈佛商學院企業管理詹姆斯·羅賓遜教席教授南希·科恩。科恩節選了《紐約時報》一百多年來的商業報道頭條,分專題梳理出維多利亞·格拉齊亞所說的美式消費資本主義在多個維度的成長擴展,以及多個領域的深入影響。

《百年商業頭條:從<紐約時報>窺見美國商業繁榮之路》這本書再現了美國商業史、經濟史上那些令人激動的瞬間,梳理了這100多年來,各時期的美國商業領袖、資本巨鱷、政壇驕子、社會活動家對商業事件、社會變遷、經濟危機、重大創新等大事件的看法。透過這本書,讀者將可以很好地理解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商業的組織形式的來源,更深刻地理解當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美國企業形式的變化

19世紀中期以前,美國企業的規模都不大。但到了南北戰爭后,隨著工業化、技術變革、金融集中,以及19世紀中期掀起的鐵路建設熱潮等幾股潮流,美國出現了大規模的企業垂直整合。盡管以反壟斷為核心的進步主義改革出臺了遏制大公司發展的諸多立法,一些超大規模的企業被強令分拆,但大公司擊垮小企業的趨勢已經很難扭轉。大公司不僅可以有效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而且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也要比小企業更容易承接政府戰爭采購等公共采購項目。

《百年商業頭條:從<紐約時報>窺見美國商業繁榮之路》書中節選了1928年4月29日《紐約時報》的報道《山姆大叔,當之無愧的世界商業領袖》,這篇報道就相當清楚并富有遠見地指出,美國人在1920年代已經完成了對歐洲甚至其他大洲商業、產業的全方位滲透,特別是這樣的滲透是通過美國的大公司擴展而實現的,其他國家的同行根本不能就此構成有效競爭。而同年7月8日的報道《當代零售業:大企業獨領風騷》,就已經很明確地預見到了大型商超企業擊垮社區小店,壟斷零售業渠道的趨勢。我們知道,這種趨勢一直要等到21世紀初,隨著電商平臺的崛起,才得到阻遏。

美國企業自1920年代起就開始實現高度的金融化,至二戰后、1970年代后,金融化程度進一步增強。而與之同時,美國政府針對金融領域的監管、規制也在完善(金融業監管規制力度強于實體行業)。激越的金融創新,為美國企業及創業供給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加速了創業公司的成長,當然也不可避免帶來了財務績效驅動下的企業經營行為短視化傾向。在《百年商業頭條:從<紐約時報>窺見美國商業繁榮之路》書中,我們還將看到這一百多年來,在華爾街資本的驅動下,美國各行業領域掀起的頻繁并購浪潮,因此貫穿始終的反壟斷立法和執法。盡管反壟斷一直以來都受到資本界人士和經濟學家的非議,但公允而言,這項立法及其指導下的執法,有效抑制了企業巨頭控制產業的意愿,逼迫大公司加快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而非不思進取,來設法規避反壟斷執法。

商業變遷中的美國人

全書第四章向讀者引介了那些在不同時期擁有巨大商業和政治影響力的商業領袖。從卡內基、洛克菲勒、摩根等“強盜資本家”,到開創美式消費資本主義重要潮流的克羅克(麥當勞創始人)、雅詩蘭黛(同名化妝品企業巨頭)、山姆·沃爾頓(沃爾瑪創始人),再到21世紀仍具有巨大聲望的沃倫·巴菲特、比爾·蓋茨,不同時期的商業領袖信奉著不一樣的價值標準(譬如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看法),但我們不應過多地夸大他們之間的差異,而應當意識到這些人都有著同樣的創業精神、創新敏銳和專注態度。

在整個20世紀,作為勞動者、消費者的美國人,境遇發生了很大改變。作為勞動者的人們,在20世紀初被工業化、城市化浪潮卷入,再加之家務勞動社會化,多數人的工作場所由農場變為工廠。隨之而來的工會組織有效增強了美國勞動者的組織能力,改善了工作環境。但正如英國赫特福德大學教授烏蘇拉·胡斯在《高科技無產階級的形成:真實世界里的虛擬工作》(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一書中所指出的,1970年代起,美國和西歐國家因為新技術革命,加劇了社會勞動分工調整,雇傭、工時、考核、薪酬制度體系有了大幅變化,勞動分工進一步精確細化,技能價值降低,新機器、自動化還使得白領階層和藍領階層所可能贏得的崗位大幅減少。《百年商業頭條:從<紐約時報>窺見美國商業繁榮之路》書中第五章、第七章節選了不同時期《紐約時報》對上述變化重要事件、變化跡象的記錄報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紐約時報》1992年《合同工將成市場主流》、1998年《工作,終身的習慣》的報道,就深入刻畫了勞動者在20世紀末失業潮背景下的窘境。

作為消費者的美國人,在20世紀所迎來的似乎是在不斷上演的福音。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廣告學、傳播學、營銷學等學科,都是在20世紀初由美國提出并發展成熟的。而所有這些學科,理論框架和成果更主要都來源于美國企業的實踐。《百年商業頭條:從<紐約時報>窺見美國商業繁榮之路》對美式消費主義的評價,偏向于贊賞,既指出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被刺激,從而產生出驅動各行業企業不斷開展科技、商業模式創新的強大動力,以及消費主義解放女性、提升女性社會地位的意外作用,還提及了消費者組織形成的公平貿易行動(支持勞工平權、環境保護)。此外,書中也收入了刺激消費帶來的過度、超前消費的社會后果的有關報道。

技術驅動商業進步

這本書的第三部分(第八章、第九章)分別從運輸革命和通信革命兩大方面,探討了技術革新對于美國商業進步起到的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從水路運輸,到鐵路運輸,再到個人汽車、航空運輸,冒險家、科學家、企業家屢屢為了獲取超額利潤,不斷開展商業冒險,大膽嘗試新的運輸方式,創新服務模式。《紐約時報》1924年1月6日的報道《汽車造就體面美國人》全景式地描繪了公路網、汽車改變美國人生活方式,以及美國經濟運轉方式的進程,并預見到之后將因為個人汽車的普及加速美國國內人員流動等重大影響。

19世紀末、20世紀初,包括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都興起了新一輪通信革命。但通信革命對于美國的促進最為顯著,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更快地解除了對新興通信技術所處領域的管制,還集中了政府之力,與民營企業、科研機構開展密切合作,加快了通信技術的進一步升級換代。今天的我們,回顧這期間的《紐約時報》報道,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美國人對于新技術都帶有開放態度,并樂意尋找參與其中的機會。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紐約商業

上一篇:上海將發布美國地產投資策略... 下一篇:波士頓劍橋市重大利好:容積率大幅提高...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