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做志愿者的時候,我都在想些什么?
來源:aaa作者:其他網站
掃一掃,隨時看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我們要選擇去做志愿者呢?主要的原因無非如下兩條:
第一,暑假那么長,時間太多,感覺可以做很多事情,卻經常是因為時間不對找不到合適的實習。
有同學一到暑假就忙著找實習,的確是一個好主意。越多實習機會,越讓我們得到更多工作上的經驗,對我們的求職歷程就越有利。但是,因為我們在國外,放假時間和國內小伙伴不同,很多大型企業都會依照國內學生的放假時間安排實習。比方說,很多企業,都會安排7月底開始實習,并且要求最好超過3個月。本來我們的假期就只到8月中下旬,這樣不符合的時間,讓我們的確無法選擇。所以除非父母有認識的人幫忙,否則我們很難自己找到合適的時間來實習。
第二,有同學說參加比賽,同樣也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有的比賽,比如攝影大賽,只要提交照片,等候組委會頒發獎項,基本上都不用親自到場,這是非常方便的。但是,有些比賽,需要長時間的團隊合作溝通,并且還需要去到比賽現場等這類的情況,對許多留學生來說也是非常不方便的。筆者自己曾經想參加的一個比賽,是關于城市規劃的,賽事本身非常有意思,但是需要的時間特別長,基本要從5月初到12月,想想就放棄了。還有的比賽,比如馬拉松比賽,也是非常合適的。但是大家要量力而行,根據自身情況來參與,不要強求。
因此,志愿者或者公益項目,在我們待在國內的這段時間里,一定是個非常好的選擇。我們可以去支教(一般的支教時間是半個月或者更短),或者去做某些大型活動的志愿者,時間短,但是卻是一個很好證明:我們在維持著一個志愿活動不放棄。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筆者這個暑假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是本地的一個公益團隊組織的,有必要提及一下這個團隊的名字:青草。這個夏令營主要是去幫助外來打工子弟的孩子們,時間長度僅有10天,每天都會安排不同的課程。而筆者自己作為一個新聞人員,只是負責在一旁拍照去記錄每一個時刻,同時也會寫寫稿子,做一做微信推送。十天,不長不短,十天,也足夠與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讓自己學到有益的東西。夏令營結束的時候,大家抱作一團,都哭了。
筆者的感受非常深,這些所謂的“邊緣兒童”看似淘氣調皮不聽話,但是他們的心思相當細膩。有幾個開營的時候看起來非常叛逆的孩子,真的是一開始不聽老師話,不守規矩,上課隨意發言,但是在結束的那天卻哭成淚人。還有幾個男生特意開了微信,一個一個發來消息感謝老師。作為一個只負責舉相機做新聞的人,我其實并沒有直接參與到每一個課程里。不過有時候在走廊里,孩子們都會甜甜地叫一聲“攝影師姐姐,辛苦啦”,讓筆者心里暖暖的。
當然,這只是筆者暑假里其中一個志愿者活動的縮影,其他的志愿者經歷還有很多,不過都是零散的。
我們只是希望可以用這些活動做為一個可以當做未來籌碼的記錄,但是在這些志愿者的經歷中,除了感動,更多的還是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的快樂,以及能夠認識牛人們的激動心情。每一次志愿者活動都讓我進一步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殘酷,同時也可以不停地激勵自己去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暑假三個月,如果想要充實自己,還可以去上課,學習一項新技能,給自己定一個書單,去一個地方旅行等等,都是可行的建議。
雖然沒有像實習,參加比賽,志愿者活動那么“高大上”,但是也是增加自己閱歷的一個方式,也可以為自己日后多增加一份談資。所以,方式有很多,看你選哪一種。對于筆者自己來說,我不想靠父母的力量,而我暫時也還沒有很強的人脈關系,所以一點一點在進行累積。對我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做公益項目。
最后,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夠好好利用自己的暑假時間,也希望大家厚積薄發,慢慢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