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還是道德?——《費城故事》
來源:http://fengxuyu.blog.sohu.com/146289370.html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這是一部探討法律與道德關系的影片。
安德魯是韋維那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出色的律師。同時,他也是一個同性戀者,而且在一次體檢中,不幸查出他已經感染上了愛滋病。由于當時的社會氛圍(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他沒有讓身邊的人知道他的同性戀身份和感染上愛滋病的事實。也就在這個時候,出于對他的能力的欣賞和對他的信任,事務所交給他一件大案子。他信心十足地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把所有資料準備齊全,可就在開庭前一天,他的病發作了,而他精心準備的材料卻不翼而飛了。當他的老板在輸掉了官司的同時,又知道了所有真相的時候,以“工作不力”為由辭退了他。
為了給自己,給所有和他一樣受歧視的同性戀者、愛滋病患者討個公道,他勇敢地“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去捍衛自己的權利。不出意料地,他遭到了冷遇,沒有人肯接他的案子,沒有人肯為他辯護。而這個時候,喬——一個同樣出色的律師——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心理變化之后,在親眼目睹了公共場合下人們對安德魯的態度后,才終于下定了決心去幫助安德魯。
最終,當然是安德魯和喬獲得了勝利,他們得到了應得的賠償。而安德魯也在家人和愛人的陪伴下,平靜地死去。
同性戀,愛滋病,就算是在今天,在我們的社會中,也是個相當敏感的話題,更不用說十幾年前了。而影片帶給我的思考則是它所展現給我們的對法律與道德,正義與社會意識之間的沖突,以及人們對待這些沖突的態度。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對于歧視這一現象,在美國是很被重視的。曾經聽說過,一件事情一旦被認定為歧視,那對于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無疑可以說是一種滅頂之災。從這部電影上來看,這種傳聞似乎可以相信。所以,雖然受各種文化背景和知識層次的影響,有些人的心中就是有歧視的想法,但也沒人敢承認。如同影片中,雖然大家都對同性戀和愛滋病抱有歧視的態度,卻沒有人肯面對和公開承認。尤其是在法庭上,雙方爭論的焦點也就在于是否對同性戀和愛滋病有所歧視上。而這種歧視不僅體現在對待安德魯這樣的人的態度上,就連喬,也不能幸免。在商場,被陌生人侮辱;在酒吧,被同行取笑。但他沒有退縮,因為他有“獨立宣言”。在法庭上,就是喬,引用了“獨立宣言”中的話:“人人生而平等”,指出這個平等指的是無論民族,無論國家,無論性別,也無論其性取向。
法庭外抗議的聲音,社會輿論的責難與關注都沒有阻擋法院的審理。看完電影,引起我思考的是,有些事情,即使在感情上,在社會倫理與傳統道德上不被認同,能不能讓人們給那些弱勢的人群一個說話的機會?就如同影片中所表現的一樣,以法律的名義,大家坐下來,一起去討論,一起去分析,一起去辯論,一起去認識,每一個人都嘗試著去理解對方。這,到底應該是個什么樣的社會呢?
影片中,安德魯向喬描述聽那部歌劇時的感受的時候,他深陷其中,難以自抑,同時也讓我感動不已。無疑,影片是想讓我們明白,他們,那些被我們視為另類的人們,那些被社會歧視得抬不起頭來的人們,其實和我們一樣,有家,有愛,有歡樂,有體驗。和我們的不同,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擁有同樣,甚至比我們更豐富的世界。生活在我們所認同的這個世界里,也許他們更出色。
——What I love the most about the law?
Is that every now and again ,not often ,but occasionally,you get to be a part of justice being done.
——我最愛法律什么呢?
就是有時,不是時常,但是偶然的,你是促成公平的一分子。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費城故事
上一篇:達拉斯到底好不好... 下一篇:【納帕系列六】:Realm酒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