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文化中的小費習慣
來源:http://www.thepaper.cn/www/v3/jsp/newsDetail_forward_1396162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在美國,有一個習慣就是給小費。給小費已然成為了美國的一種消費文化。然而也有很多人對此表示反對。下面就給大家說說美國的小費現象。
在美國,餐館服務生可獲得的穩定底薪很少,聯邦政府規定的底薪甚至自1996年至今都沒有發生過改變,國會對改善這一人群的生活狀況似乎并無興趣。在不少州,服務生的底薪只相當于最低收入保障水平。小費成為幾乎所有服務生的主要收入來源。服務生甚至有機會每月得到數倍于自己工資的小費收入。另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和加拿大兩國政府每年從小費一處獲得的稅收就高達600億美元,這也許是政府不愿助推服務生收入結構改革的原因之一。
盡管美國聯邦法律里有關于服務生小費及其工資的條文,但對制度性地保障餐飲行業從業人員內部收入平等并無實際作用。小費從兩個層面實際制造并加劇了餐飲行業內部的不平等。就橫向而言,女性服務生通常比男性服務生更容易獲得高額小費,尤其面容姣好的女性更容易受到顧客的青睞;就縱向來說,廚工甚至廚師的收入都有可能低于高小費收入的服務生,餐廳留不住優秀的廚師,也間接加深高檔和低檔餐廳間菜品質量差距。
年輕貌美的女性在獲得較多小費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被性騷擾的風險。不難想象小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女權主義者的抵抗,而另一些激烈的聲音會以類似的視角將批評延伸到反種族主義和反階級偏見。
美國可能是全世界對小費文化最執著的國家,這種執著和美國的文化土壤不無關系。一些批評美國例外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人借機批評美國的小費文化,認為小費文化是美國例外主義的表現之一。今天,它似乎比獨立革命和開疆拓土的精神離我們更近,以至于被視而不見,或者被當作別的不相干、不重要的東西。
服務生只要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就能與服務不好的同行拉開收入差距,這正是例外主義從社會低收入階層踐行清教徒精神的體現。似乎在這里,階級的鴻溝消失了,個人夢想和努力工作正像餐廳招聘廣告上寫得那樣,將助你事業騰飛。由于沒有辦法脫離美國精神的范式,那么小費文化就有理由被接受為理所當然的東西。
想要解決小費文化和深植與這一傳統的諸多弊病,餐飲行業從業者必須發揮其作用,最直截了當的做法便是對這一傳統的拒絕。今年10月以來,美國聯合廣場餐飲集團(Union Square Hospitality Group)牽頭行動,從廢除小費一事做起,企圖長遠地改變餐飲行業的格局。該集團旗下共有1800名員工,從規定生效之日起將不再接受小費。集團旗下一家餐廳在試點廢除小費的同時,還提高了廚房員工工資,時薪由11.75元漲到15.25元。在老板看來,這樣的做法反倒有利于提高餐廳競爭力。盡管餐廳每年將為此多繳一筆稅,但優秀的廚師留住了,滿足了越來越多只重視菜品質量的年青顧客。
在美國,盡管小費文化在短時間內仍不可撼動,但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著手廢除了這一制度;也有一些餐廳效法其他國家的做法,將服務費按總消費額比例收取并標注在小票上,或干脆算在菜品里,讓每一道菜漲價。這些改革的嘗試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費帶來的從業人員不平等,但也持保守觀點的人不愿意買單,認為“動搖了美國人舊有的生活方式”,或認為“對大多數服務生不公平”。但正像圣迭戈一家餐廳的老板所說的那樣:“我們相信小費制度的廣泛變革遲早要來。我要告訴那些不愿改變的人,如果善于改變也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那我們就先行動起來。”
以上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美國,給小費
上一篇:美國節日季情況介紹... 下一篇:【納帕系列六】:Realm酒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