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征服紐約,只來一次是遠遠不夠的。 不妨先去看看那些必到之地——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園、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然后選擇一條較為冷門的游覽路線,參觀修道院藝術博物館或城市中的某個圖書館。 流連于西村 (West Village) 的波西米亞商店,或在上西區 (Upper West Side) 享用精致餐點。 大中央車站內的市井繁華最能體現原汁原味的紐約風情。
來紐約快兩個周了,卻還沒有好好在紐約游玩過,除了剛來到時參觀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其余時間大多是宅在公寓里。終于,我再也宅不住了,趁著周末,我在紐約來了次深度游。
清早,我乘地鐵來到了曼哈頓的海邊,準備乘免費游輪去紐約一個著名的島嶼 -- Governors Island(總督島)。
在海上航行了短短十分鐘,我便踏上了Governors Island的土地,這個形狀有些類似冰激凌的小島上風光十分優美,但踏上小島后首先映入眼簾的卻不是小島的美景,而是紐約曼哈頓下城區那些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和對岸新澤西州的樓群相應交輝,新建的世貿大廈傲視群雄,直插云霄,曼哈頓下城的繁榮稱得上是整個紐約的標志,看到了這種平時只在明信片上才能看到的景色,我十分激動。
碼頭邊上靠岸的一小塊海洋被圈了起來,供游人們在此劃皮劃艇,我也躍躍欲試,但由于是第一次劃皮劃艇,掌握不好劃槳的力道和轉彎的技巧,一下水就被自己“勢大力沉”的劃槳潑了一身水,但在幾次拐彎不及撞墻后,我慢慢找到了點兒感覺,劃得越來越順手了。
Governors Island在成為旅游景點之前曾是美國海軍Navy最大的一個基地,現在小島近一半的面積已經被開發成了旅游區,小島上的房子都帶有濃厚的歷史色彩。
我們到達小島時,島中央一個較大的草坪上正在舉行活動,幾個分區里都有一個正在朗讀自己詩歌的當地人,周圍是一圈坐在草坪上不時拿相機拍照的游客,精彩的詩歌不斷引來聽眾的陣陣喝彩。
繼續在島上漫步,不知不覺已來到了景區的邊緣,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遠處的自由女神,在淡淡地海霧中舉著閃著紅光的火炬。
乘船離開這里,我又回到了出發地,短暫的休息后我又從Staten Island Ferry坐上曼哈頓和Staten Island之間的免費擺渡船,但和坐這艘船的大多數人一樣,我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去紐約五大區之一的Staten Island,而是為了在航程中近距離觀賞自由女神。
隨著巨大的擺渡船打著曲線從碼頭駛出,然后又漸漸在一條直線上向Staten Island駛去,自由女神也漸漸清晰起來,手中相機的快門也一下接著一下,想從各個方位、各個角度照下這座著名雕像的尊容。
也許,沒有幾個個城市像紐約那樣,被人不斷地描述,不斷地虛構。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一到這座城市,就迅速的愛上了她。
照例先貼攻略小結:
紐約之行的精華其實就在曼哈頓,時間充裕的話3-5天比較理想。紐約地鐵非常發達方便,強烈建議坐地鐵玩紐約。紐約地鐵有1-day pass(7.5美金)和7-day pass(25美金),如果在紐約停留四天或以上,辦一張七天卡最劃算,一卡在手,完全可以把紐約美景一網打盡。以下景點以就近原則安排:
第一日:帝國大廈(必看)
第二日:自由女神(輪渡)-華爾街-世貿遺址-紐約圖書館-時代廣場
第三日:中央公園、林肯中心、中國城和布魯克林橋
第一日:帝國大廈
紐約有兩個景點是要起大早排長隊的,一個是帝國大廈,一個是坐輪渡去自由島參觀自由女神像,一定要有犧牲大量時間的思想準備!。趕上周末或是好天氣,帝國大廈要排3個小時左右才能上得去~相關信息在網站中可以查詢到:http://www.esbnyc.com
幾乎每位游客在來到紐約之前都在電影或雜志中見過它了。在這棟大樓取景的電影超過100部,它的名氣每年吸引近400萬游客前來此地。帝國大廈的燈飾相當著名,依照不同節慶會點燃不一樣的燈光,例如:情人節是紅色與白色,國慶日是紅、白、藍,圣誕節是紅和綠。一樓大廳是不能錯過的景致,大廳內羅列了世界7大奇景,包括金字塔、巴比倫公園、宙斯雕塑等。
紐約帝國大廈始建于1930年3月,是當時使用材料最輕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經濟危機時期,成為美國經濟復蘇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為紐約永遠的標志。曾為世界第一高大樓和紐約市的標志性建筑。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在世界貿易中心在911事件倒塌后,繼續接任紐約第一大樓的頭銜,直到自由塔建成。
除了著名的《金剛》之外,加利?格蘭的《金玉盟》(an affair to remember),和后來湯漢斯的《西雅圖夜未眠》就像一對孿生的姐妹,講述的都是去帝國大廈約會的故事,所以后面那部被我們的同胞翻譯為《緣分的天空》。故事大同小異,賺夠了許多女子的眼淚,然后,帝國大廈的旅游者越來越多。盡管作為紐約的第一高樓,帝國大廈是看紐約風景的極好去處,但很多人都是因為那兩部電影而來,為的是一種爛漫的感覺。帝國大廈今年慶祝75歲生日,他們說帝國大廈拍過的電影將近100部,我想也許更多。
第二日:自由女神(輪渡)-華爾街-世貿遺址-紐約圖書館-時代廣場
推薦免費往來曼哈頓島和Staten島之間的渡輪,這個渡輪完全免費,一個往返正好1小時,地鐵SouthFerry站出來后進入輪渡大廳等船就好了。由于不收費,當輪船到達時工作人員會把大門一開,大家就直直地往船上走。當天看到很多人掛著相機,看來想不花錢看自由女神的人大有人在啊。當然,這個輪渡的航線離自由女神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只能遠觀,很不過癮。還是強烈推薦花12美金近距離欣賞自由女神,如果你在紐約有足夠時間的話。
在免費輪渡上遠看自由女神和曼哈頓:
看完自由女神,可以往北步行,最好是鉆進Bowling Green站坐4、5線uptown方向的地鐵,一站地,Wall Street站下車。下車后就到了傳說中的華爾街。華爾街有四處景點一起看:紐約叁一教堂、聯邦國家紀念堂、紐約證券交易所、華爾街大銅牛。從地鐵站出來后,馬上就能看到一所有著高高尖頂的教堂,這就是全美最古老的叁一教會,這棟建于1846年的哥德式建筑,擁有玫瑰色砂巖的教堂外觀以及26公尺高的尖頂,教堂后的墓園則埋葬了許多早期杰出的紐約人。
從教堂出來后,可以看到最經典的華爾街與百老匯街交叉口的路標:
華爾街其實非常得窄,窄到差不多成了一條觀光步行街。
結束華爾街之行,往北往西走一兩條街區,就到了世貿遺址。
世貿遺址也有tour(15美金),可以看911紀念圖片,還有導游帶大家在遺址處進行詳細介紹。我正好遇到一個tour,就裝作客人聽了一會兒,并跟著tour去了比較遠的World Financial Center,透過二層的玻璃能看到世貿大工地全景。
華爾街和世貿遺址差不多要花3個小時時間,看看時間還早,決定去看看電影<后天>的主要拍攝地-紐約公立圖書館,當然昨天才知道這里竟然也是sex and the city電影版的主要拍攝地之一。
圖書館內飾非常精美。Sex and the City里的一景-大廳入口,Big悔婚,Carrie從這里痛苦逃出。
從紐約公立圖書館出來,回到時代廣場。時代廣場位于第42大街、弗洛德街跟第7路交叉的三角地帶。紐約通常稱公園為“廣場”,而這里既不是公園,也不是四方形的廣場,而是一塊三角地帶。名稱的由來是因1904年《紐約時代報》的總社遷移至此,因而得名。如今,時報總社雖已移到第43街8號和7號之間,但時代廣場(Times Square)的名稱仍然延用至今。我就住在時代廣場邊上,白天晚上都在這里轉悠。時代廣場真的費電啊,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霓虹燈大開。白天的時代廣場:
晚上在時代廣場邊上的AMC影院看了電影<鋼鐵俠>,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的電影院,共有五層,25個電影放映廳。今年暑期的好電影還真不少,100%中國元素的<功夫熊貓>也是鋪天蓋地大作廣告,準備找時間去看看。從AMC出來已經半夜12點多了,時代廣場上仍然人頭攢動,晚上的時代廣場更加光怪陸離,堪稱霓虹大選秀。
離開時代廣場時已經凌晨1點,時代廣場還是亮如白晝,看來這里的霓虹廣告是24小時開工的了。
第三日:中央公園、林肯中心、中國城和布魯克林橋
紐約的第三天比較從容,主要景點是中央公園、林肯中心、中國城和布魯克林橋。中央公園是位于曼哈頓中心,由第5大道與第8大道以及59街和110街相夾而成的一個長方形的綠地。其面積之大、動植物之豐富,使人很難想像其存在于如此商業化的國際大都市之中。
從地圖上看中央公園,齊齊整整的四方形,占了整下曼哈頓的八分之一大小,公園里除了一座公園小城堡,一座商用或民用建筑都沒有,參天樹木,碧綠草坪,還有大小湖泊,使中央公園成為繁華紐約的一個傳奇。
網上有一個中央公園推鑒游覽路線如下:1.漫步從西72號大街地鐵車站開始,越過中央公園西路和西小道,沿著小徑到達斯特勞貝里場地。2.向北,沿著西小道上任何小徑(最好走靠湖邊的小徑)往前走,然后向右拐彎到達79號大街的橫側面。3.繼續往東走,經過79號大街橫側面與東小道的交叉路口,然后取道南邊小徑到達溫池。4.向西沿著小徑穿過東小路,然后進入洛布湖停船場。5.從噴泉那兒的磚砌隧道向南走,經過下面的72號大街的橫側,就進入林蔭大道。6.從林蔭大道的末端,走到東小道的西側。7.向前走到池的南站,然后向左拐彎到大軍廣場,漫步結束。大約花費兩個小時。
我是從紐約中央公園西側門出來的,接下來就去林肯中心逛了逛。作為紐約古典音樂界的中心,林肯中心可是所有藝術家憧憬的舞臺,同時也是匯集了歌劇院、音樂廳、室外音樂廳的紐約文化中心。聽說這里從前是貧民窟,如今卻成為表演藝術的重要舞臺,更是紐約最令人覬覦的住宅區。地址:W. 62nd St.至66th St.,百老匯街與阿姆斯特丹街之間,網上介紹參觀林肯中心的最佳時間是夏日午后,因為有仲夏夜搖?之夜(Midsummer night Swing,夏季戶外音樂會之一環)的上千名舞者圍繞在噴泉廣場表演,另外,在愛弗利費雪音樂廳每天有提供1小時的參觀行程,介紹關于劇院的歷史與安排參觀3大主要廳院。
離開自然歷史博物館,坐地鐵至時代廣場,再轉downtown方向的N/Q/R/W地鐵,Canal Street下車,出來就到了紐約中國城。去年底在舊金山游玩時,很喜歡去逛舊金山的中國城,非常氣派。聽說舊金山中國城是中國本土之外最大的中國城,但到了紐約,又聽說說紐約的中國城是世界最大的,搞得我很暈。老實說,舊金山的中國城規劃整齊,非常氣派體面;而紐約的中國城比較雜亂,甚至連最有象征意義的中國城牌樓都沒有。不過,紐約的中國城有30多條街巷,縱橫交錯,生活氣息濃厚。我在路邊還花了一美金買了三個茶葉蛋,在舊金山的中國城就沒見過這個。
在中國城吃了一頓廣東菜,繼續東行前往著名的布魯克林大橋。過了幾個街區,見到警察叔叔就打聽,終于來到了布魯克林橋。
布魯克林橋是曼哈頓島和布魯克林區之間的一座懸索大橋,建成于1883年,已經有125年的歷史了。
外觀富麗典雅,高塔和鐵索都是畫家們競向描繪的對象,很多電影電視都來此取景,算是紐約最受歡迎的建筑之一了。該橋全長486米,從興建未完成后的五十年來,一直是世上最長的橋梁,當高達84米的橋塔落成時,更成為當時紐約的第一座摩天巨樓。眺望這優美大橋,可見無數堅固的鋼繩從上吊下來,足以把大橋固定,更承托著道路的重量。密如蛛網,遠處應該是曼哈頓橋:
一路走過布魯克林橋,下橋就到了布魯克林地界,附近就有地鐵。再坐地鐵回曼哈頓即可。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