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波士頓音樂廳
來源:http://www.usnook.com/cultural/cultural/music/2013/0628/43085.html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波士頓交響樂廳,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內。它目前是波士頓交響樂團與波士頓流行樂團的駐地,與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僅一個街區之隔。
歷史與建筑
波士頓交響樂大廳于1900年10月15日落成,因為舊有的波士頓音樂廳因為筑路和修建地鐵而受到威脅,它便取代了波士頓音樂廳成為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新駐地。著名的建筑事務所McKim, Mead and White邀請哈佛大學年輕的物理學助理教授華萊士•克萊門特•薩賓擔任聲學顧問,波士頓交響樂大廳因而成為最早運用科學的聲學原理設計的演出大廳之一。
交響樂大廳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的萊比錫音樂廳為原型建造,與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和維也納金色大廳一樣,為一狹長而高挑的“鞋盒”形。它高61英尺,寬75英尺,由后墻到舞臺前共125英尺長。舞臺墻面向內傾斜以使聲音集中。除木質地板外,整個大廳以磚、鋼鐵和石膏建造,并加以適度裝飾。側面包廂的進深非常淺,這樣可以避免消聲和陷聲。大廳的格子平頂以及裝有塑像的三個側面使每一個座位都能獲得極好的音效。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在將波士頓交響樂大廳與金色大廳比較時稱,“對很多音樂來說,這里甚至更好……因為這里的混響時間略少一些。”
2006年時,交響樂大廳耗資25萬美元對磨損的舞臺地板進行了更換。這項工程運用了原來的技術和材料,把硬楓木、壓縮羊毛襯墊和硬化鋼切制釘用手工敲制在一起。1899年使用至今的杉木底層地板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形狀,故而留在原位繼續使用。新地板使用的釘子是用制造原有的釘子使用的同樣的設備制造的。甚至連原有楓木面板上的紋路也被復制以保持大廳的音響效果。拆卸下來的舊地板被手工制成筆,向公眾限量發售。
大廳的舞臺上鐫刻著貝多芬的名字。他是唯一一位名字鐫刻在波士頓交響樂大廳里的音樂家,因為他是唯一一位所有理事一致同意把名字鐫刻在大廳里的音樂家。大廳內的皮椅仍是1900年時的原物。在交響樂季時,大廳能容納2625人;在流行樂季時容納2371人;在舉行宴會時能容納800人。
塑像
16尊希臘和羅馬塑像復制品排列在大廳的墻上,以印證波士頓廣為人知的“美洲的雅典”的稱號,這是19世紀早期由身為波士頓人的威廉•圖多爾(1779-1830)首先提出的。其中十尊為神話人物,六尊為歷史人物;所有塑像都是由P. P. Caproni and Brother用石膏制成。
塑像的人物,由面向舞臺方向右邊最靠近舞臺開始依次為:法翁與嬰孩巴克斯(那不勒斯);持豎琴的阿波羅(羅馬);赫庫蘭尼姆的女孩(德累斯頓);跳舞的法翁(羅馬);德摩斯梯尼 (羅馬);阿納克里翁坐像(哥本哈根);歐里庇得斯(羅馬);凡爾賽的戴安娜(巴黎)。舞臺左邊最靠近舞臺開始依次為: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休息的薩堤爾(羅馬);亞馬遜人(柏林);赫耳墨斯(巴黎);雅典娜(德累斯頓,頭部在博洛尼亞);索福克勒斯(羅馬);阿納克里翁立像(哥本哈根);埃斯奇納斯(那不勒斯);貝爾維德爾的阿波羅(羅馬)。
管風琴
交響樂大廳內現有的管風琴是一架有4800根音管的Aeolian-Skinner管風琴(編號1134),由G. Donald Harrison設計,1949年安裝,有艾伯特•史懷哲的簽名,是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廳管風琴之一。它替換了大廳的第一架管風琴,1900年由波士頓的George S. Hutchings制造的一架電琴鍵的、有62個音拴和近4000根音管的管風琴,置于一個12英尺深、40英尺高的房間內。這架Hutchings琴在1940年代時漸漸落伍,取而代之的是重量更輕、音調更清晰的管風琴。當時經常作為樂團管風琴師的E. Power Biggs曾不懈的游說樂團更換管風琴以獲得弱一些的低音和加強的高音效果。
1949年的Aeolian-Skinner琴對原有Hutchings琴的60%的音管進行了修改和再利用,并在一個和聲聲部增加了600根新的音管。原來32英尺長的全協和音管在1948年被切割成小塊以進行回收處理。
2003年時,Foley-Baker Inc.對管風琴進行了全面的檢查,保留了底盤和大部分音管,但包住了喇叭型簧管并在上面加上了主音管。另外還加入了一個新的獨奏聲部,并重新修繕了管風琴室以實現更好的聲音投射。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
上一篇:美不勝收的大提頓國家公園... 下一篇:中國重啟出境游后, 紐約未見中國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