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伊拉克戰爭有關圖書上榜紐約時報十佳
來源:http://book.workercn.cn/288/201502/06/150206113236770.shtml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伊拉克戰爭,相信很多人聽了還是有后怕的,畢竟世界和平是來之不易的,需要我們共同去珍惜我們所努力的。不久前,據了解,與伊拉克戰爭有關圖書連年上榜《紐約時報》十佳。怎么回事呢?
在伊拉克戰場上射殺了255人的美軍王牌狙擊手克里斯·凱爾,退伍后致力于幫助患有戰后心理創傷的老兵,不料自己最后卻死在一名老兵槍下。這樣一個殘酷且諷刺的真實故事被改編成為好萊塢電影《美國狙擊手》,目前該片正在美國熱映,并獲得六項奧斯卡獎項提名。
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12年,但在美國文化界,卻從未停止對伊戰的反思。作為英語文化界的風向標,《紐約時報》書評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記者梳理了從2005年至2014年的年度十佳圖書后發現,其中七年都有關于伊拉克戰爭的書籍。2012年,凱爾與他人合著的自傳《美國狙擊手》甚至連續37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2005年,英國作家伊恩·麥克尤恩的《星期六》登上了《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圖書。故事講述主人公亨利·佩羅恩在目睹一次飛機失事的過程后,當他看到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游行隊伍通過時,開始對伊戰意義的反省過程。
2007年,《華盛頓郵報》記者拉吉夫·錢德瑞薩克倫的《翡翠城里的帝國生活》入選年度十佳圖書。“翡翠城”是指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原薩達姆官邸周圍的美英聯軍總部“綠區”。在一個電力和飲水供應都還沒有解決的城市里,“翡翠城”內酒店、商場、電影院等一應俱全,作者形容這是一座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凡爾賽宮。然而,“翡翠城”外,是幾乎每天都有自殺爆炸襲擊的血腥世界。
在2013年,《紐約時報》駐白宮記者貝克的作品《榮火時代:布什和切尼的白宮歲月》一書,則從美國最高領導層的角度出發,直接指明了小布什出兵伊拉克的決策并不理性。
伊拉克戰爭導致約4500名美軍士兵戰死,3.2萬人受傷。戰爭創傷成為了《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的常客。
2009年,《華盛頓郵報》編輯芬克爾的新書《好兵》入圍。該書描述了一位來自堪薩斯的19歲年輕士兵在巴格達遇到的驚險故事。
2012年,美軍前駐伊拉克炮兵凱文·鮑爾斯根據自己的戰場經歷,撰寫了戰爭小說《黃鳥》。《黃鳥》講述了兩位年輕士兵在腥風血雨的戰場中求生的悲劇故事。
2014年,同樣又有一本退役美軍士兵的新書《重新部署》入榜。從中可以看出,《紐約時報》挑選的好書集中描述了美軍士兵在戰爭期間的迷茫、困苦乃至恐懼,但對于伊拉克人民遭受的苦難則幾乎沒有涉及。
不過也有例外。2008年入榜的《長期戰爭》對伊拉克戰爭的描述相對全面。該書作者為《紐約時報》記者德克斯特·菲爾金斯。《紐約時報》書評認為,“不管是采訪‘圣戰’分子、跟海軍戰士一起巡邏,還是在巴格達探望死難者家屬,菲爾金斯讓讀者直接看到了反恐戰爭的意義和后果”。
戰爭是可怕的,會摧毀我們的家園,為了共同的幸福,還是要愛好和平,做和平的使者。以上便是為您提供的相關信息,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的幫助。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