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熱衷做義工?
暑假到了 美國學生為什么熱衷做義工?
掃一掃,隨時看
暑假就要來臨了,國內的青少年家長忙著給孩子報名各種補習班、夏令營。。。
我不怕數學,我媽又給我報了個英語班,這下暑假有的忙了!
美國孩子的假期是怎么過的呢?
在美國,暑假是孩子們拓展眼界、參與社會活動的大好時機。做義工成為了最受美國學生熱捧的暑期活動之一。
“義工”究竟火在哪里?下面來聊聊“義工“那些事兒。
為什么熱衷做義工?
➤約定俗成的社會文化
奧巴馬為一個低收入者住房項目做義工粉刷房屋。
美國社會非常看重人的奉獻和服務精神。據調查:半數美國人平均每年做義工的時間大約為100個小時,這相當于在美國1.5億成人中,每3~4天就會做1小時的義工服務。沒做過義工,也就得不到社會尊重。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成長的美國小孩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這樣的認知。
許多美國人認為“服務的責任始于個人而不是政府”。做義工幫助孩子確立了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即使有點強制性,至少起到 “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效果。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形成一種個人習慣,一種社團責任,一種道德準則,一種社會風尚。
➤不做義工?高中無法畢業!
做義工,不僅僅是美國約定俗成的社會”文化”,對于美國高中生來說,要想順利畢業,必須有豐富的義工經驗。
美國一些學校對學生做義工有明確要求:除了成績、學分等要求外,還必須為社會無償地服務60個小時。很多學校把“為社區服務”納入學生必修課程,還會為學生提供介紹做義工的機會。
因此,美國的學生們可以選擇參加多種多樣的義工服務:在社區路口為殘疾人募捐,在紅十字會救助中心幫助流浪者等等。而一些心系全球發展的孩子則會加入海外志愿工作,去不發達國家完成支教任務,或教外國孩子學英語。
學生們在做義工時,都會得到一份證明,以說明他們做義工的方式和時間。這里說點題外話,可能有人會習慣性地問:會不會有人做手腳,比如只做了半小時,卻登記上兩個小時?或者找個“關系戶”,本來沒有做,卻也得到了做義工的記錄?
答案是:絕對不會。在美國,誠信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公德,誠信教育是學校里公民教育的重要內容。不能說謊,不作偽證,是美國孩子從小就知道的“大法”。而且,不誠信的行為會降低一個人的信用等級,必然會在求職、消費貸款等方面受到很大影響。
➤美國大學錄取看重“義工經歷”
美國大學錄取看重“義工經歷”。對義工經歷更為看重的,當屬美國大學的招生官。在標準化成績競爭日趨激烈的大學申請“鏖戰”中,更富有個性的社會活動經歷、對于社區及公共事務的關注和投入,往往可以使申請者脫穎而出。
➤做義工對孩子益處多多
非營利教育網站kidshealth.org做了一項統計:讓孩子當義工益處多多,不僅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幫助自己,例如緩解和釋放自己不悅的情緒。當義工還可以為孩子打開另一扇窗,讓孩子看到不同的世界,暫時從眼前自己所關心的事情中抽離出來。
很多孩子都很喜歡當義工,還因為他們可以到不同的環境和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這些可能是他們平時所沒有機會遇到的人或事情。
既然做義工有這么雄厚的社會基礎和如此多的益處,那么,美國孩子參加的義工活動都有哪些?
美國中學生常參與的義工活動
1、輔導
顧名思義,活動內容為輔導同年級或低年級的孩子做作業,多以學校開設的免費課后作業輔導這一形式出現。
2、清理垃圾/保護環境類
公園撿垃圾、海灘清理、美化校園等都可以歸在這一類。因技術含量低、耗時相對少、安全性較高等因素,普及率極高。
3、圖書館
包括但不限于整理書架、管理兒童區看書/用電腦的孩子、在書店區做收銀員、在活動中協助其他工作人員等。有些圖書館會定期舉辦活動,包括但不限于讀書會、書籍義賣等。所謂的協助工作人員,通常是幫忙布置并打掃活動場地。
4、鄰居/朋友/家人
幫鄰居家修理草坪、給朋友家帶帶孩子之類的,統統可以劃為本類。
5、教會活動
顧名思義,當地教會舉辦/參加的一些義工活動。比如天主教教會學校的義工活動幾乎清一色的為去救濟所等地整理捐贈的食物、玩具、生活用品及衣物并發放給窮人。
6、義賣/募款
最常見的類型之一是back sale/snack sale。孩子們自己在家里做小點心之類,然后賣給身邊的人, 所獲得的利潤捐給慈善機構。該類活動在高中尤為常見。
7、雜活
此類包含所有需要義工的社區活動、公益活動、社區組織及慈善機構。義工內容五花八門,共有的特點是技術含量低、需要大量免費勞動力,常見的幾項為發傳單、發水/食物、在售票處賣票、給運動員加油、布置收拾會場、扛重物、帶孩子玩兒等。來義工的孩子通常來自各個學校的社團,每人通常義工1到3小時不等。
高中生的義工相對于初中生來說種類更為豐富。除了上述幾大類以外,常見的還包括醫院、老年公寓、博物館、競選辦公室等。
給留學生和家長的小貼士:
2016年初,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發布了一篇題為《扭轉潮流:通過大學招生鼓勵關心他人和公益》的報告,指出了美國名校在未來招生錄取工作中對于申請者條件側重點的轉向: 強調年輕人應當弱化個人成就,轉而關心他人和公益。
其中幾個要點也為留學生及家長帶來了啟發:
1 關心他人及公益將成為未來美國大學的主要錄取條件之一。在過去,美國教育極其強調個人成就和個人貢獻,而未來,關心他人、關心社區、關心公益將被置于個人成就之上成為美國大學新的錄取標準之一。
2倡導持續性的社區服務。很多家境較好的高中生會參與到異國志愿活動中,或者臨時突擊完成一些義工項目。實際上這樣的經歷在招生官看來都帶著很強的功利性。 美國大學在未來會較為看重學生在自己社區中的義務服務。另外,招生辦對學生社區服務的時間長度也將有嚴格的要求,持續一年以上的服務內容才有意義。
值得中國家長注意的是:以上統一招生標準同時適用于美國學生和國際學生。
所以,如果您孩子的目標是進入美國名校的話,那么提前培養孩子對于社會公益服務的認同感與積極性,幫助他申請和參與義工活動,是一項必須重視的“功課”。
中國學生如何參與義工活動?
➤關注學校、社區的義工服務機會
常見的義工活動包括:社會公益,社區貢獻,醫療護理、學校教育、遠程編程等等。建議國內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的義工服務。
比如:如果愛好學術,可以選擇學校中文課助教或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而如果擁有計算機天賦,那么編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被哈佛錄取的一位華裔孩子郭文景正是充分發揮自己在編程工作中的特長,組織了一個編程俱樂部教美國孩子們學編程。
如果所在的社區并沒有現成的義工活動,那么鼓勵孩子自己作為組織者,發起義工活動也是明智的選擇。
➤參與中外組織機構的義工活動
除了社區和學校,國內外有很多大型的義工組織,每年定期舉行義工活動。留學生可以提前關注這些組織,選擇自己最熱衷的領域進行服務也是不錯的參與方式。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暑假到了 美國學生為什么熱衷做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