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嬰兒床Crib。2009年以后(那之前呼吁已久),CPSC(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全面禁止了單邊可以放下的嬰兒床(參見這里),所以在美國已經買不到一邊可以放下來的嬰兒床了。嬰兒床的選購要點可參考 Best baby cribs: An expert buyers guide,我們也有一篇文章介紹。選購時可以看看產品包裝上有沒有標識出安全性:Meets or exceeds all US and Canadian safety standards / Certified JPMA safety standards,美國的廠家必須如實標明,不可夸大,所以有安全標識的產品必須是真的符合安全標準。建議媽媽們去實體店內摸一下,實際感受產品。
1、考慮因素。整體結實、穩固度(部件、欄桿結實程度等,確保寶寶不會翻出來)。床緣柵欄間距不能寬于2 & 3/8 inches(如果一個可樂罐能穿過,那就表示太寬了)。最高的床邊必須比床墊還高26 inches。價格(從 IKEA $100以內到$900+;$100~$300 和 $300~$600兩個檔次最常見)。外觀(復古風、經典款、現代感、顏色、可變成兒童床的床頭款式等)。材質:硬木材質(birch、beech、oak、mahogany、ramin,最結實也較貴),軟木材質(Pine,最常見),MDF(medium-density fiberboard 中密度板,較貴),人造板材(最便宜)。油漆符合國家無毒標準(必須漆有防止龜裂的保護層,寶寶可能會啃 rail),是否有氣味。是否需要/能轉換成兒童床(一般需要另外買床架),一般看N-in-1,比如4 in 1是指 crib 可以變成 toddler bed, daybed & full-size bed(需要自行購買配件)。床墊有幾層調節功能(常見三層,最高層緩解家長腰部),并且有安全調節卡鎖。是否帶輪子(可移動嬰兒床),必須有制動裝置。是否配尿布臺、抽屜(體積較大)。是否需要復雜組裝。
2、使用要點。不要放在窗戶邊上(光線變化強烈、寶寶大了容易翻出、窗簾繩索容易繞頸)、冷暖氣邊上(燙傷)。不要放任何毛絨物、玩具、枕頭在床上。美國醫生不讓嬰兒使用枕頭。孩子高于一米后就要換成床睡,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從把床墊放在地板上開始習慣。除了上面討論的普通嬰兒床外,還有可搖晃的搖籃款 Bassinet、迷你嬰兒床 Mini Crib等。若要省錢可以找找 yard sale 或者 craigslist 上是否有合適的二手,但要注意二手家具的穩固性以及徹底消毒。
第二、可攜帶嬰兒床 Portable Crib。這種便攜式嬰兒床多為尼龍+鋁管材質,主要是易折疊、輕便,易于隨時收起、移動、再打開;只可短時間午睡、休息,不適合長時間睡覺。一般使用場景:外出旅游等,在目的地使用(適合自駕游)。有第二個需要照看寶寶的地方(爺爺奶奶親戚家、保姆家等)。需要在家中移動,在廚房煮飯時照看寶寶,在后院乘涼、party 等。
第三、床墊 Crib Mattress。嬰兒床和床墊是分開出售的,嬰兒床墊的選擇要點:硬度:寶寶的脊椎生長需要床墊足夠硬,不能睡太柔軟的水床、沙發床,也不要用靠墊、毯子額外支撐。和嬰兒床的大小吻合:床墊和床沿之間不能有縫隙。標準嬰兒床的床墊大小約是 52" x 27" ,mini 嬰兒床的床墊大小約是38" x 24"。不同品牌間會有一寸半寸誤差,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是否可以雙面使用:一面稍硬,適合小寶寶;另一面稍軟,變成 toddler bed 后接著用,性價比高。皮膚敏感的寶寶,可以選擇有機棉。
第四、床單 Crib Sheets。如果寶寶皮膚敏感,建議選擇有機棉或純棉制品。一般買有 deep pocket 的直接套在床墊上方便一點。尺寸注意區分 Mini 和 Standard,參考上一條。
第五、防水床墊罩 Waterproof Crib Pads。如果不想經常洗床單、床單黃黃的,那么防水床墊很重要。可以是一層墊子(Liner/Cover),也直接買防水的床單/床罩,注意尺寸喔。
第六、收納櫥柜 Nursery Storage/ Dresser。根據家裝安排選擇。材質、油漆等,可以參考上面嬰兒床。有直接連著嬰兒床的(這種一般最上層為尿布臺,比如上面的 Stork Craft Portofino 4-in-1 Fixed Side Convertible Crib + Changer),有和嬰兒床配套的款式等。單獨的櫥柜如果高度大于寬度或有多層抽屜的,必須用釘子固定在墻面,以免翻倒。
第七、搖籃及附屬用品 Bassinet/Rocker/Swing。這類器材主要是哄寶寶時用,有的媽媽表示這類產品簡直是救星。如果寶寶喜歡,就是哄睡神器,如果寶寶不喜歡也就沒轍了。Swing 秋千,可以左右搖,市面上的設計一般比較占空間,但是由電力驅動,不用媽媽自己搖,省力,像上面的提到過的 Fisher-Price My Little Snugapuppy Cradle 'n Swing,結合了午睡功能。Rocker 搖椅則需要手動搖,Fisher-Price Infant To Toddler Rocker 這款搖椅可以變成兒童椅,一物二用。
第八、睡袋 Sleep Sack / Wearable Blankets。建議冬天出生的寶寶使用睡袋,防踢被,同時最大程度防止意外窒息和嬰兒猝死(SIDS)。夏季的使用更透氣的材質或者直接muslin包巾。主要有幾種款式:包裹式襁褓(Swaddle),背心式防踢被(Wearable Blanke),再大一點的寶寶就用可以伸腳出來的 Early Walker 和 Big Kids 。推薦 HALO SleepSack 100% Cotton Swaddle,是唯一通過美國及加拿大SIDS協會認證的品牌。新生兒長得快,小號的不用囤特別多,但也不能一開始就買太大的,以免失去防踢被的意義。
第九、睡覺包巾 Swaddling Blankets/Receiving Blankets;A功能是包巾、貼身襁褓,實際上可以多用途:床單,爬行墊,尿布墊,抱毯,夏季空調被,推車遮陽,浴巾,哺乳巾,吐奶巾,小枕頭,浴巾,沙灘公園草地墊等。也是送禮佳品。目前大部分媽媽都喜好使用 Muslin 材質,四季通用。aden + anais 的穆斯林棉包巾最受歡迎,價格稍貴,現在很多品牌也相繼推出穆斯林棉材質的包巾,實惠很多,媽媽們可以根據家庭情況選擇。
第十、玩耍區/地板爬行軟墊 Playard / Play Mat。有些家庭不是鋪地毯的,寶寶會爬以后給他一片相對柔軟的區域練習爬行。有像嬰兒床一樣大小的玩耍床(參考上條 Portable Crib),也有和爬行軟墊結合起來制造的玩耍區域。選擇要點:是否無毒、是否好清潔、大小、和家裝的風格配合、是否需要附加學習功能等。韓國生產的這款爬行墊不管是國內和美國評價都很高。
第十一、健身架 Activity Gym。Play Mat的一種,寶寶躺在上面可以看吊著的玩具,增加自己玩耍的時間,開發智力。以下幾款都是經典爆款:
第十二、吊椅 Jumper。寶寶大一點可以坐直了以后,讓寶寶坐在里面蹦跳玩玩具。也有吊在門上的簡單版,優點是價格低、省空間。
第十三、寶寶家居安全器材
1、安全防護門 Safety Gates、有樓梯、陽臺的家庭尤其需要。按照家庭需要可選擇金屬制、木質,但寶寶會站之后可能被他推倒, 跟據家里需要選擇加寬、加高的。
2、安全電源塞 Outlet Covers & Plugs。寶寶會到處爬了以后需要,他們會把手指或玩具尖端插進去。
第十三、冰箱、柜子安全帶/鎖 Furniture Straps/Handle & Knob Locks。寶寶會爬、會站以后需要,防止寶寶翻垃圾桶,玩馬桶水,翻箱倒柜。所需之處:廚房:冰箱、洗碗機、烤箱、垃圾箱、櫥柜、灶臺。房間:床頭柜、書架、衣櫥,電視等。另外還需注意窗簾的繩索、毛絨玩具、塑料膜類的產品、洗潔精的收納。
第十四、桌邊、桌角防護條 Edge & Corner Cushions。寶寶會爬、會站以后需要,防止寶寶撞到頭。
第十五、安撫/益智玩具 Infant Toy。安撫類帶 tags 的毛巾,可購買或自己縫制。制造白噪音的機器,可以用手機 app 代替等。音樂播放器,小海馬,寶寶愛因斯坦播放器等。
第十六、加濕器 Humidifier。美國大多數州氣候干燥,使用加濕器能保證空氣濕度和清潔度,有助于減少寶寶皮膚瘙癢、咳嗽等可能性,讓寶寶更舒適。注意:這種加濕器不可放精油,放精油的那種叫 Essential oil diffuser,是不同的產品。選擇要點:容量大小,1加侖容量可持續使用一兩天才加水。加濕速度,是否可調節。加水方式,從底部或頂部加水。容易清洗,不發霉。噪音,最好是靜音設計。價格、外觀,看個人喜好了。
第十七、室溫計 Room Thermometer。確保寶寶所處環境在16-20度之間,不會太熱或太冷。有些還帶有濕度顯示,就更方便了。選擇要點:使用便利性(可變色的更容易讀)、可移動性(可以帶到浴室等其他地方)、附加功能(可當夜燈、可測水溫等)、價格、外觀。 不過這類東西技術含量不高,隨便買個都差不多,大概這樣就行了:
新生嬰兒在出生之前我們需要準備的東西有很多。以上內容都是小編為大家列舉的。希望大家可以用的上。我們也為大家說了一些用品的價格和品牌。需要的話就可以按照這些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