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醫療體制是否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完美?
掃一掃,隨時看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好,醫療衛生設施條件也很棒!那么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我們收集了一些資料調查發現,相比與中國或許它確實有可取之處,但是美國也并不是像我們大多數人心目中想象的那樣完美。
美國的醫療衛生狀況和制度和它的大國地位很不相稱。最新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美國0.914世界第5,中國0,719世界第91,剛剛達到世界平均水平(0.702);而如果單拿衛生狀況比較的話差距要小很多。
美國的醫療體制是由許多個合法個體提供的醫療服務業。美國的醫療設施和醫療保險大部分都由私營部門經營,美國政府會提供較為輔助性質的公共醫療保險、醫療輔助計劃、小童醫療保險計劃和榮民(退伍軍人)健康管理。歐盟和美國的藥業組織認為美國是全球醫學研究及推出新型醫術和醫療產品的龍頭國,她們又表示必須依靠美國高昂的醫療開支才能有效推動這些研發的進行。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的世界衛生報告中比較了191個成員國的醫療質素,美國的醫療消費與應變能力都在榜首、總體衛生系統表現排第37位、總體人口健康程度排第72位。2008年美國聯邦基金比較19個已發展國家的醫療系統質量,美國排名榜尾。
在美國,由慈善或宗教團體經營的非牟利醫院占了主流,其次為地方政府醫院和私營牟利醫院,2003年它們的比重約為62%-20%-18%。聯邦政府本身營運的全國性保健系統并不對外開放,它們分別是由國防部管理的軍用醫療系統及為退伍軍人提供保健服務的榮民健康管理局。印第安人保健服務所(IHS,直屬于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就只提供醫療服務給印第安及阿拉斯加原住民使用,亦會以合約形式雇用私家醫療服務團體專為他們提供保健服務。面向一般民眾的非牟利醫院雖然可以獲得政府免稅,但它們依然會對病人收取高昂的醫療費用,對沒投保健保的病人更甚,亦引起了對這些醫院的經營道德爭議和法律訴訟。
醫院雖然會提供急診和門診服務,但它們都主要為住院病人而設。另類的專科診所有“手術中心”(surgicenter)專為客人提供手術后不需住院療養的即日服務、善終收容所為預計剩余壽命少于6個月的末期病患者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等。
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會計部比較每年的醫療支出數字,2008年的國民總醫療支出為2.34萬億美元,比較往年增長4.4%,增長速度維持在6%左右的水平,人均醫療開支為7,681美元,醫療支出比GDP為16.2%,年度升幅在0.1%到0.3%之間浮動。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美國醫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