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雅圖是怎么搶到“學區房”的
掃一掃,隨時看
在西雅圖一家久負盛名的中國餐廳里,我們一家四口飽飽地享用了一頓美餐。要回中國了。這時,全家人終于長長地松了一口氣:我們總算在美國搶到了“學區房”!在美國這個地廣人稀的地方,買房子還要“搶”嗎?當然,如果是好的學區房,用“火拼”這個詞都一點不為過。自從開始考慮兒子上中學的事,我突然發現,去美國買學區房已經成為中國高收入階層最熱衷的話題。
隨著今年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緩慢復蘇,西雅圖當地的房產市場也逐漸活躍起來。尤其是兩家電子高科技巨頭谷歌(Google)和亞馬遜(Amazon)為了同總部設在西雅圖附近的微軟(Microsoft)競爭,直接搬進了微軟對面的辦公大樓,他們以夸張的競爭姿態搶人才、搶地盤。我的一位在微軟公司工作的朋友說:“在這里,IT行業很好找工作。職位空缺,經常招不到人。”大批高科技人員的進駐,一下帶動了周邊房地產市場的興旺。優質的學區房自然成為家庭首選。還有人曾告訴我,自從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上映后,西雅圖也吸引了更多中國人的目光。
和許多在微軟公司工作的普通中國員工一樣,我的這位朋友也有著優厚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如果說微軟的員工都買不起房子,這恐怕是沒人會相信的笑話。但問題是,她遇到的對手不是當地的美國人,而是手持大把現金的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客。
在來自中國的美國房地產投資客中,有些人買房是以孩子日后在美國上學為目的的,因此將目標鎖定在優質的學區房。這些買家目標明確,心態也相對穩定,一般不會因為房價的短期波動而影響其買房的決定。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數據統計,到底有多少中國投資者是在美國專門搶購學區房的;但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從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間,中國人花費了90億美元在美國購置房產,連續兩年成為美國房產的第二大海外買家。
“你們想暑假來這里買學區房,要有思想準備噢!”朋友在電話里一本正經地對我說,“本來我們看中了幾個房子,想選一個給女兒申請上中學;誰知道一個都沒撈著,全被外面來的投資客搶走了。”
“有那么離譜嗎?憑你們的實力,怎么可能搶不過?”我不禁好奇。
這時,電話另一端的朋友忍不住沖我大聲嚷嚷起來:“小姐,您還不知道吧?人家都是現金一次性付清,哪會像我們,找銀行啰哩吧嗦地貸款。碰到這類‘大爺’,我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人家把房子拿走了。現在的行情是,優質的學區房源基本上是出來一套搶一套。買家大多都是亞洲人,尤其都是中國內地以及中國臺灣人、中國香港人和印度人在‘火拼’”。
不久,到了西雅圖后,我們遇到了另一位朋友和她的先生。他們來自上海,有一個5歲的男孩。朋友的先生也在微軟工作,前不久剛剛買了房。提起自己的買房經歷,這位朋友一肚子憤憤不平地說:“我們原先看中的一個學區房,附近的小學、中學和高中都不錯,可是我們搶不過別人啊!一個房子十幾個買家同時在搶,我們出的價錢比賣主的開價多出十幾萬美金都搶不到,人家出現金啊!沒辦法,只好罷手。現在買的這套房子,可上的小學還可以,中學、高中就很一般了。等孩子上完小學再說吧。”她的一番話,聽得我目瞪口呆。
既然來了,我們決定先探探市場行情。一開始,我們避開了最為搶手的W區和S區。這兩個區雖然不是富豪的聚集地,卻也有明顯的“富人區”特征:家庭收入高,父母學歷高且注重孩子教育,居住環境安全優雅——自然,房價也高。這兩個區的小、中、高三類學校都名列前矛。一旦成為這兩個區的居民,孩子從小學到高中便可高枕無憂。但我們的孩子即將小學畢業,只要考慮中學和高中排名最好的M學區就可以了。無論就小區的居住環境、家庭的富裕程度、小學的排名而言,M區都在W區和S區之下,競爭自然降低不少。不久,我們看中了該區的一座獨幢房。
經朋友介紹,我們認識了當地一家房地產的經紀人Lisa。根據多年的經驗分析,她認為我們拿下這處房子的可能性很大。首先,當地學區房競爭最慘烈的時段(今年四、五月份)已經過去,近期有傳言美聯儲貸款利率有上揚的可能,因此部分買家持觀望心態;其次,我們選擇的學區并非最熱點,美國家庭多有幾個孩子同時上學,一般來說,必須同時考慮小學、中學和高中不同的學校。而跳過小學,只考慮中學和高中的畢竟不占多數,這次只有6個買家參與競爭。基于以上分析,Lisa建議我們報出高于賣方叫價5萬美金的價格。行就行,不行也不拼,等來回過幾招看看再說。她似乎胸有成足。
當天晚上九點多鐘,我老公的手機響了。“What?” 房子已經賣出去了? “有買家一次性付現金,成交了。買家的經紀人沒有透露具體的成交價格。”老公把經紀人發來的信息又念了一遍。我一時反應不過來,這仗還沒開始打,就結束了?我真的聞到了一股濃烈的火藥味。
我們在西雅圖只有短短幾天的行程,時間非常有限。除了Lisa,朋友又推薦了另一位經紀人Peter,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找到不同的房源。很快,我們就看中了Peter推薦的一套房子。迫于緊張的市場競爭壓力,他先準備好了一份“買房合同”,并讓我們預先簽好了字,一旦我們作出最后買的決定,便可隨時把簽好的合同發給賣方。
看房,繼續看房。第二天,我們又看中了Lisa推薦的一處房子,就位于那個小、中、高各級學校都名列前矛的S區。這已是我們看中的第三套房子了。經過反復思考和比較,我們覺得這套對我們更合適。于是馬上致電Peter終止意向,不再考慮他推薦的那套房 。雖然有點不高興,Peter還是答應了。我們則集中精力準備文件,重新遞交新的意向書……一切都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又要打仗了! 這回的仗該怎么打?鑒于S區這個地段比上一個M區更具保值、增值潛力,大家簡直都要撲上去搶了。這無疑將是一場惡仗!我們所有人——包括Lisa和她的工作團隊——神經都緊張起來。我一直認為,買房是一種緣分。尤其是在目前這種各路買家都勢在必得的情況下。大家除了拼資金實力,更要碰點運氣了。最后我們商定參與競價;但是一旦競爭的價格遠遠超出房子應有的市場價值——即進入惡性競爭的軌道,我們決不戀戰。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參與競爭的買家只有四個。而賣方則額外提出,每一個買家必須提供一封信,說明自己為什么要買這個房子。在信中,我們寫道:“我們是一個年輕的中國家庭。幾 年前,我們的兒子就出生在這里,我們也因此和這塊土地有了不解之緣。今天,我們踏進這個美麗的房子,立刻被一種熟悉的味道所吸引,那是我們的家的味道……” 這種場面真讓人不敢相信,我到底是在買房子,還是在參加大公司的面試?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美國,有些事兒不只是有錢就能辦成的。
又出事了!就在遞交了所有材料的當天,我們意外地收到Peter的郵件,原來雖然我們已告知他終止合作,但他還是把我們預簽的那份買房合同發給了賣方。而賣方在沒有收到我們所有文件的情況下,也簽署了買賣合同。這樣一來,從法律上來講買賣已經成交了!這可怎么辦?我們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把這件事處理干凈,終止意外成交的買房合同,否則,我們可能要放棄爭取第三套房子的機會了。這件事非常棘手,有那么幾次,我們真的覺得沒有希望了。整整兩天一夜,老公沒有合眼,在仔細審核了買房合同等法律文件材料后,他終于找到了快速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簽署了終止意外成交的買房合同的文件,巧妙、穩妥地將這件事擺平了。
我清楚地記得那個星期五的凌晨,天還沒有亮,我們全家四口穿戴整齊,準備開赴向往已久的Mt. Rainner雪山。臨出門時,我對老公說:“咱們今天還是別去了。雖然去雪山是我們籌備已久的旅行計劃,但今天是出結果的最后一天,在這個節骨眼上,不知道會出什么岔子,還是留下來吧。”真的要感謝我的兩個兒子,在這種狀況下,他們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理解和寬容。
下午五點鐘,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響起。“Congratulations(祝賀你們)!成功了!”Lisa在電話中抑制不住地興奮。賣方選擇了我們,而房子的價格也沒有超出我們預設的底線。為什么?是運氣嗎?是實力嗎?唯一有說服力的解釋,恐怕只有“緣份”這兩個字了。
登上返回中國的飛機之前,我們收到一位美國朋友發來的短信:“恭喜你們,心想事成。你們的出現,讓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我真的不知道,在我們自己的國家,像我們這樣的美國人,以后怎樣才能和你們競爭?”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西雅圖,學區房
上一篇:人們對美國購房團的看法... 下一篇:洛杉磯買房的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