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國房價收入比不平衡
來源:http://www.juwai.com/news/121038.htm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目前,調查數據表明,美國的房價與收入出現嚴重的不平衡。不論對于家庭還是單身,住房對于美國人來說是最重要和最昂貴的財務決策,很多時候,它將成為人們長期的財務負擔。
“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平均價格與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值,用來衡量消費者對于房產的實際購買能力。世界銀行提出發達國家正常的房價收入比一般在1.8~5.5之間,而發展中國家合理的房價收入比則在3~6之間,比值越大,說明居民家庭對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
2015年3月31日,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公布,今年1月美國標普/凱斯席勒(S&P/Case-Shiller)2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同比上漲4.6%,彭博新聞社調查的共識預期上漲4.6%,美國房價去年12月上漲4.46%。本季調后該指數環比上漲0.9%,預期上漲0.6%,去年12月上漲0.87%。
上月公布去年12月該指數后,發布該指數的標普道瓊斯指數委員會主席David Blitzer評論認為,雖然現房銷售量與售價接近正常水平,但建房和新屋銷售仍疲弱。
大部分經濟學家都預計美國房價今年上漲大約5%,未來幾年年均上漲大約3%。近幾年美國房價的上漲主要受供應不足所驅動,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不能出現住房供給上升,房價漲幅將繼續超過收入或租金的升幅。
近幾年美國房價尤其難以預測。許多分析師曾過早地在2008年或2009年預測房價見底,而在房價開始上漲之后,部分分析師又預測2012年房價繼續下跌。
美銀美林分析師ChrisFlanagan和Gregory Fitter承認他們的觀點與主流看法大相徑庭。他們指出,2011年底時,美國房價相對于家庭收入大約低估6%,但現在已經變為高估9.7%。他們的估值模型所使用的數據是標普/凱斯-席勒房價指數。
他們估算,美國房價未來兩年將繼續每年上漲3%,升幅遠遠低于2011年末樓市見底以來9.5%的年漲幅。這將使得房價高于根據家庭收入所測算的“公允價值”大約12%。該模型預測,隨后幾年美國房價將出現一定下跌,使得截止到2022年年中房價平均年增幅基本為零。
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在未來的一年內會出現怎么樣的新局勢,是否會出現新一輪泡沫呢?就算出現,恐怕也沒有2006年那么顯著。對此,我們將保持持續關注。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2015,房價,收入比,美國
上一篇:物超所值的美國房產... 下一篇:洛杉磯火災后的投資機遇——住宅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