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購房沒有房產證應該怎么辦
來源:http://news.fdc.com.cn/sd/628520_5.shtml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買房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可是一輩子的大事兒,而且中國人覺的有房子才有家,所以買房是必須的。房產證在中國是證明房屋所有權的文件,也是多數人的命根子,但是在美國并沒有房產證這一說法,可能大多數人對這個是不太了解的,來看一個關于王先生的真實案例。
王先生買房的時候付了錢,辦完了手續,發現居然沒有房產證,只有一份叫做產權轉讓書的文件,經紀人還說這個東西沒了也無所謂,信息已經全部登記在政府網站了。他嚇壞了以為遇上了大騙子,趕緊問美國太太,才了解到這正是地道的美國房產過戶方式,太太還說她少見多怪。
可見,王先生還沒真正融入美國式的思維,就算買房投資也要從零學起,首先要了解美國式的買房是怎么回事,否則自討沒趣,像頭一次買房純粹是為了自己住,才鬧出什么事。
首先要確定買什么價位的房子,在哪個鎮買房。在美國買房和國內很大的不同是,這里90%的房子都是二手房,很多房子甚至有上百年的歷史,價格還不一定比新房子便宜,美國人似乎沒有“除舊迎新”的觀念,在這里少有看到對略有幾十年歷史的房子大拆大建的情景。當然,如果你喜歡,你也可以買些地,自己建造你夢想的房子。這里的房子一般分為公寓--也叫康斗、連體式房子(Town House)---就像國內的連體別墅、獨立式房子(House)----國人常稱為別墅。
公寓和連體式房子一般建于80、90年代或更后,因此戶型,裝修比較現代(這里的新房一般都帶裝修,甚至含浴室、廚房設備,不像國內交房時就是鋼筋水泥塊),但是缺點是公寓沒有自己的花園和地下室,而連體式房子雖然有花園和地下室,但是因為緊挨著鄰居,缺乏私密空間,美國家庭夏天都愛室外燒烤,沒有自己獨立的花園,確實是一大弊端。
確定了想買獨立式房子后,接下來就得考慮在哪個地方置房了。即使是同一個州,哪怕是臨近的鎮,同樣大小的房子也價格相差甚遠。決定房價的幾個原因和國內類似:位置---離紐約市中心的遠近;學校教學質量;生活配套設施;交通,比如有否火車通往紐約;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該鎮的安全度、聲譽等,比如在Short Hills, 買個100多平米(不超過150)的三房兩廳的獨立式房子至少要60萬,而在附近Orange等,20萬能買到更大的房子,即使它們離紐約距離大概相等。
另外,在美國買房,有一點王先生一定要留心,就是在美國買房子要交什么費用。據了解,投資美國物業需要承擔房產稅,房屋保險和物業管理費。
一是房產稅。各州房產稅不同。一般來說房產稅在房子市值的1%到3%。加州,德州,紐約要高些。唯一沒有房產稅的地方是阿拉斯加,但幾乎沒人在那里購買房產。我們一般會盡可能的選擇房產稅相當較低的區域的房產。房產稅稅率的漲幅比例是受政府嚴格控制的,您不用擔心稅率會隨時或者說事無限制的上漲。
二是房屋保險。房屋保險支出是由你的房價來決定的。一棟15萬美元左右的房屋,每年的保險費在600美金左右,這筆支出能確保你的房產在發生意外是時獲得保障。物業管理:在美國的很多小區都有游泳池,健身房,小區安全措施。小區提供的設施越多,物業費也越高,從每月100美元到豪華公寓的800美元不等。物業管理費與房屋的維修成本有關,一般年代越久遠的房產的維修成本越高,從而物業費也越高。
還有,王先生還了解到,投資美國房產,收益主要來自2個方面:房租和將來將房產出售所產生的增值收益。
10月,王先生看中了離伯克利大學不遠處有一棟美國銀行拍賣的房子,套內面積230平米,配套800平米花園,可以做養老院,開價90多萬美元。他先習慣性地壓價到70萬,并表示可以全額支付現金(當然是借的)。過了兩天,銀行同意了,讓王先生打款到某政府規定賬戶。
很多人花了一輩子的積蓄買了房子,所以在決定買房子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任何事情都要考慮的非常周全,做了詳細的調查再買。美國與中國在很多事情上的方法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如果想在美國買房子,更應該事先做好調查。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美國購房 房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