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到美國必去的地方之一
來源:http://blog.ifeng.com/article/1264852.html作者:北美購房網(wǎng)
掃一掃,隨時看
去美國旅行是一件應該認真計劃的事情,一些必須去的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今天特意為您推薦華盛頓。
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全稱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 (Washington D.C.) ,是為紀念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和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而命名的。華盛頓在行政上由聯(lián)邦政府直轄,不屬于任何一個州。
人說華盛頓是一座美麗如田園牧歌般的城市,這個評價非常貼切。
綠、白之間
在我現(xiàn)在的印象里,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只有兩種顏色——郁郁蔥蔥的綠和素素淡淡的白。綠色來自高大的樹木和遍地延展的草坪,白色則來源于掩映其間的座座精美建筑:國會、白宮、政府機關、紀念堂、博物館……
華盛頓80%以上的建筑都以白色為基調(diào):國會大廈、杰斐遜紀念堂和白宮是潔白,多數(shù)的博物館是米白,一半以上的政府機關大樓是灰白,最顯眼的華盛頓紀念碑是象牙白……站在這座都城的地面上,有種奇怪的感覺,似乎有人在耳邊朗誦一篇《荷塘月色》。雋永、深沉、高尚之類的詞匯或是別的什么類似的句子,也可以說適合形容華盛頓,但又難以把這個城市的風格、氣度表達充分。它讓我聯(lián)想起一片只綻開著大朵優(yōu)雅白蓮花的綠河塘。世上再沒有哪個城市能這般淡雅了!
其實華盛頓是塊很小的地方。1783年,北美殖民地從英國人手中贏得獨立之后,當時國會與軍隊兩派之為首都定在紐約還是費城爭執(zhí)不下,差一點就打起來,結果最初的美國首都在兩個城市間頻繁地遷來遷去。最后各方多妥協(xié),決定把首都定在南北方的分界線——波托馬克河畔。總統(tǒng)華盛頓被授權選擇一塊100平方英里左右的地方作為首都,土地從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劃出,這就是華盛頓。華盛頓的城市設計者是法國人皮爾·朗方,他生于巴黎,曾在法國皇家美術學院學習。1776年,只有22歲的朗方志愿來美國參加獨立戰(zhàn)爭,戰(zhàn)后被華盛頓任命為國都的總設計師。
漫步在華盛頓的城市中心,你能深深體會到設計者當初深刻而帶有前瞻意義的思維,城市的設計思想恰當?shù)伢w現(xiàn)出統(tǒng)一、民主與和諧的主題。華盛頓的中心和最高點是國會大廈所在的國會山高坡。整個市區(qū)以此出發(fā)分為東北、西北、西南和東南四個地區(qū),城市南北向的大街以阿拉伯數(shù)字標明順序,東西鄉(xiāng)的街道則用英語字母順序表示,以國會山和白宮為中心呈放射狀的斜向街名則以最初美國的13個州名命名,比如著名的賓夕法尼亞大道,這條大道穿過國會山和白宮一直延伸到西北方向的喬治城。
如果是我們中國人,建造首都這樣意義重大的工程,肯定是件不惜傾盡全國物力、財力也要盡快干完的事情。華盛頓卻是慢工夫建造出來的。美國成立之初,因國家奮力圖存,資金有限,所以建都進展十分緩慢。據(jù)說到1842年的時候,查爾斯·迪更斯到華盛頓參觀,回到歐洲后評價說:“寬闊的大街上蕩無什物,深無去處。”意思就是什么都沒有!可能是看著大片的土地一直派不上用場,弗吉尼亞于1847年收回了原來劃給華盛頓的土地,所以現(xiàn)在華盛頓市區(qū)只有不到70平方英里,是個類似于正方型的樣子。
如今的華盛頓地圖的一半是用綠色表示的,當我四顧望去,滿眼看到的除了草坪還是草坪,除了大樹更是大樹!濃濃綠意之中一幢幢白色的巨大建筑讓人感覺無限的圣潔與高雅。世界上每個國家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看看天安門就知道我們中國人推崇的是金、紅搭配的濃墨重彩。然而置身華盛頓,在這綠、白之間,你一樣能強烈地感受到那種莊嚴、平靜、傲視乾坤的震撼力。
華盛頓有眾多世界聞名的景致,其中最精華的部分當屬被叫做“the Mall”的地方。它實際上是連通白宮和國會之間的綠色走廊,在中國的很多資料里稱為“林蔭大道”。它西起國會大廈,東至林肯紀念堂,全長3200米,正中間屹立著華盛頓紀念碑。大道兩旁是博物館區(qū)和政府區(qū),紀念碑以東是中央噴水池,加上寬闊的兩旁綠帶,叫它綠色廣場似乎更確切。這個曠大的廣場連同其南北的憲法大道,獨立大道和賓夕法尼亞大道,構成了美國大型集會的重要場地,每四年一次的總統(tǒng)就職儀式就在這里舉行。
“the Mall” 是皮爾·朗方的得意之作。有人說它的設計思路源于巴黎香榭麗舍田園大道,但其實“the Mall”更具氣勢和獨特的大家之氣。朗方設計華盛頓的時候,美國還是只有13個州的小國,但他具有非凡的前瞻意識,明確提出“我設計的不是13個州的,而是50個州的首都。”為了 “the Mall”的美麗構想,朗方堅持要別人的私宅為他設計的這條林蔭大道讓路,結果得罪了達官貴人,還頂撞了總統(tǒng),結果被華盛頓解雇,客死在他朋友的莊園。1909年,美國政府把他遷葬至華盛頓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并以全套軍禮安葬了朗方。他的墓碑是一張6根石柱支撐的桌子,由純白大理石雕成。桌面上刻有當年的華盛頓規(guī)劃藍圖,白宮和國會正是建在他指定的位置。碑石上還有一行字:“工程師——藝術家——軍人。”
勝景如云
華盛頓沒有污染性工業(yè),整潔、干凈、空氣清新乃至有點單調(diào)。整個城市中心區(qū)似乎只有四類建筑:紀念碑、博物館、政府部門和豪華酒店。盡管華盛頓是一個政治氛圍濃郁的地方,不過單從觀光角度看,這里也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美國首選的旅游中心。試問還有哪里能比美國的首都更能體現(xiàn)美利堅民族的人文精神呢?
到華盛頓看什么?多得數(shù)不過來!還是簡明扼要地一一列舉好了,由我來當講解員:
首先,華盛頓是美國的政治中心,你熟悉的美國的政治標志建筑都在這里。
國會大廈:建在被人稱為“國會山”的全城最高點上,它是華盛頓的象征。這座乳白色的建筑有一個半球型圓頂?shù)闹鲹Ш拖嗷ミB接的東、西兩翼大樓,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都在國會大樓里辦公。
白宮: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圓形建筑,是華盛頓之后美國歷屆總統(tǒng)辦公和居住的地方。橢圓形的美國總統(tǒng)辦公室設在白宮西廂房內(nèi),南窗外邊是著名的“玫瑰園”。白宮正樓南面的“南草坪”是美國總統(tǒng)常在這里舉行歡迎貴賓的儀式。
五角大樓:華盛頓面積最大的建筑,位于與哥倫比亞特區(qū)隔河相望的波托馬克河另一側(cè)。它是美國國防部所在地,是一座由五座長方形建筑銜接起來的五邊形建筑。
華盛頓還有許多紀念性建筑,非常醒目,它們也是華盛頓的標志。
華盛頓紀念碑:位于國會大廈正西,隔著一個廣場一樣大的草坪與國會山遙遙相對。它是一座寶劍形狀的方尖碑,高169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整個華盛頓最高的建筑物。美國各州集資建造這座紀念碑,歷時37年之久,中間一度停工,在林肯總統(tǒng)的努力下才繼續(xù)開工建設。由于時間拖得太久,紀念碑的石材顏色不統(tǒng)一,明顯能看出在1/3處下淺上深的區(qū)別。
杰弗遜紀念堂:1943年為紀念美國第3任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誕辰200周年而建。白色圓頂建筑,內(nèi)部設計非常簡潔:中間豎立著高5 .8米的杰斐遜青銅像,內(nèi)壁上刻著由他起草的《獨立宣言》一部分。
林肯紀念堂:建于1921年,與國會大廈遙遙相對,整個紀念館莊嚴肅穆, 36根大理石圓柱支撐象征著林肯被暗殺時(1865年)加入合眾國的州數(shù),柱頂?shù)娜归股乡澘讨@36州的州名。殿堂前的巨型噴水池正對華盛頓紀念碑。
華盛頓還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群,這些博物館里保存著當今世界最不可多得的人類文明遺產(chǎn)。這些博物館散列在“the Mall”兩側(cè),被統(tǒng)稱為“史密森學會”。這個學會是1848年根據(jù)英國科學家James·Smithson的遺囑設立而得名,這里舉世著名的去處數(shù)不勝數(shù)——
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號稱全美觀光人次最多的博物館。從l903年萊特兄弟成功試飛的木制飛機,到1975年實現(xiàn)太空對接的美國阿波羅號和蘇聯(lián)聯(lián)盟號宇宙飛船,人類探索航空、航天的每個有代表意義的實物全部保存在這里。
國家自然史博物館:以自然為主題,這里存有從生物到礦物,共1億2000萬件的展品,最值得一看的是世界最大的鉆石。
國家藝術館:規(guī)?涨爸,分為1941年建的西館和1978年建的東館兩部分。西館以珍藏13-19世紀歐洲繪畫(尤其是意大利繪畫)、雕塑和美國美術為主。東館展示20世紀以后的作品。
國家歷史博物館:展示了1620年“五月花”號輪船到達美國以來至今,美國在科學、文化、政治、技術等領域的發(fā)展過程,是一部活生生的美國各業(yè)發(fā)展史。這里的鎮(zhèn)館之寶是美國最早的星條旗。
藝術工業(yè)館:外型酷似紅磚教堂。展品全部來自1876年美國建國100周年紀念博覽會的展出內(nèi)容,所展機械的精密如新,令人驚嘆。
其實,“史密森學會”下屬的博物館有15個之多,這還不包括著名的國會圖書館呢。這里每個館的參觀都免費,如果你想貪心地全看個夠,那住上一個月也看不過來。每個館的容量都大得驚人,足以讓你早上進門直看到晚上睡倒在里面。
恐怖陰霾
華盛頓的美無庸質(zhì)疑,但這兩年,那恬靜的田園詩意下似乎淡淡地透出疲憊。
政治詞匯中,人們把這兒俗稱“華府”,它是美國政治的晴雨表,美國行為的策源地,白宮和國會里的風吹草動都牽扯到世界不同角落的神經(jīng)。“9·11”事件之后,華盛頓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恐怖分子時刻惦念的目標,爆炸、襲擊、暗殺……各種恐怖狀況都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發(fā)生。華盛頓的反恐神經(jīng)因此總是繃得緊緊的。
我到華盛頓的時候,“9·11”已經(jīng)過去快五年了,這五年中,恐怖分子在華盛頓的嚴密防范下從來沒有得手過,但是,誰又經(jīng)得起恐怖襲擊陰影年復一年的連續(xù)折磨呢?因此我見到的華盛頓看起來有點“狼狽”。
聽說這一年華盛頓的天氣反常,一個勁兒的又悶又熱,連白宮的南草坪的草也蔫了。仔細看我拍的照片,草地和樹木都不怎么精神,“the Mall”的草也像得了斑禿。草木蔥蘢的華盛頓依然綠著,但透出些掩飾不住的倦怠與疲憊。
現(xiàn)在的美國人,沒有大事,誰都離華盛頓遠遠的。我的小叔叔Joe住在離華盛頓很近的地方——波托馬克河對岸的弗吉尼亞,到華盛頓的那天,我們約好到“the Mall”見面,一起去他家。
問題也隨之而來,到底要不要開車?Joe猶豫再三,終于勇敢地開著他的大號本田越野車來了!要知道華盛頓可不比別的地方,萬一找不到停車位,麻煩一大堆。況且,這里道路復雜,禁行、單行的地方又特別多,如果路不熟,很快就繞暈了。我在網(wǎng)上曾經(jīng)看過一篇網(wǎng)友的文字,描述他在華盛頓開車找不著路的痛苦經(jīng)歷。不過,那還是在“9·11”之前,如今在華盛頓亂開車可不是鬧著玩兒的,警察無處不在,萬一被當成恐怖分子“拿下”,你可就慘了!
Joe 好像“路熟人膽大”,讓我坐在副駕駛的位子上,帶我在華盛頓的街區(qū)里兜風。華盛頓的每棟建筑都漂亮,甚至辦公區(qū)的寫字樓都透著典雅。我禁不住拿出相機“咔嚓”了幾張,也許是我的準專業(yè)相機個頭有點大,引起了街頭便衣的注意,更可能是自己心虛,感覺周圍無數(shù)眼睛在瞪著我,無形中似芒刺在背,我知趣兒地趕緊把相機收了回去。好在沒什么不測發(fā)生,也許是我和Joe長得都不“恐怖”,估計特工們放了我們一馬?!
過去,華盛頓的白宮和國會大廈都向公眾開放,想?yún)⒂^白宮只要早晨來“排號”就行。如今,白宮早已謝絕游人參觀。國會大廈還有有限的機會,但條件很苛刻:參觀者只限于美國公民,而且要提前三個月向本人所在的州政府申請。波托馬克河邊的達拉斯機場,過去是非常繁忙的地方,去往華盛頓的班機大多停在這里。“9·11”之后,為保證華盛頓的安全,原來經(jīng)停這里的絕大多數(shù)航班都被取消,機場一片蕭條。
轉(zhuǎn)了一圈,越發(fā)感覺華盛頓整體氣氛的緊張——街上沒人又沒車,所有的建筑都靜靜地屹立在綠色中,游人少之又少,整座城市完全沒了生氣。盡管知道華盛頓還有歌劇院、中國城、林肯藝術中心等等“不去準遺憾”的地方,但這樣的氤氳氣氛,人哪里還有心思玩呀,我催促Joe快走,就這樣惶惶不安地離開了華盛頓。
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