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企集體進軍海外市場
來源:http://nn.house.163.com/14/0528/15/9TBFUADP0266047V.html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近年來,中國內地房地產開發商掀起一波波“集體出海”熱潮:2012年,海外總投資額約700億元;2013年,突破1000億元;2014年至4月份,投資額已達600億元。
中國房企的“瘋狂出海熱”引發業內人士擔憂:這究竟是機遇還是冒險?
海外置業潮日漸瘋狂
“在塞浦路斯購買30萬歐元的房產,兩個月就可以獲得永久居留權。”一家房地產代理商賣力吆喝著,以“最優惠的條件”招徠中國買家。
被譽為珠三角房地產市場風向標的“2014珠三角房博會”25日在廣州落下帷幕,來自20多個國家的300多個項目吸引來了大批中國消費者。
“2007年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一年10套房都賣不了,現在一次展會一天就賣15至20套。”家葉海外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黃弼唯說,“預計未來的十多年內,海外置業潮會更加瘋狂。”
“現在很多內地房地產企業在海外的投資項目中,30%到40%的買家都是中國投資者。”寶橋融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慧欣認為,海外房地產投資的利潤及邊際利潤超過國內投資。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顯示,中國客戶2013年為海外房地產市場投入135億美元,比2012年的63億美元翻了一倍。
海外購房需求有轉變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人購屋量在美國50個州中的44個州都排名前五位。在美國紐約,中國人是僅次于多明尼加富翁的第二大買家群體;在加州,中國人是房地產市場上第三大外國購買者群體。
“隨著海外投資熱潮日漸升溫,國人對海外房產的購房需求亦有所改變,近年以純投資為首要目的的海外置業者比例持續上升。”合富輝煌房地產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說,當前移民、教育、投資的比重約為50%、25%、25%。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海外移民存量已達到934.3萬人,23年增長了128.6%,從1990年的第七大移民輸出國,上升為第四大移民輸出國。
“2013年與2012年同比,大部分國家的房價都在上漲,海外市場房地產價格上升趨勢更加明顯。”戴德梁行房地產顧問(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黎慶文說,中國人的海外投資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價格。
中國房企眼光瞄準海外
敏銳的國內龍頭開發企業開始把眼光瞄準海外。
2013年3月,綠地集團首度落戶海外,宣布投資4.8億澳元,打造悉尼最高公寓樓——逾240米的“悉尼綠地中心”;2013年全年,綠地集團投資澳大利亞總計10億澳元。2014年初,綠地又在悉尼獲得兩個地塊。
2014年,碧桂園首次進軍澳大利亞市場,斥資7300萬澳元購買了位于悉尼西北部的一處開發用地。
2014年初,中國富華國際集團以1.3億澳元買下墨爾本地標建筑柏悅酒店。
而自2012年以來,碧桂園、萬科、萬達、綠地、頤和、萬通、中國建筑、中國鐵建等十多家大型房企,早已在海外大規模布局房地產項目或確定投資計劃,涉及金額數以千億元人民幣。
今年1月18日,新華聯宣布在韓國濟州島以約3.4億元獲取110萬平方米永久產權土地,用于開發旅游度假項目;1月20日,雅居樂宣布以約3.43億元取得吉隆坡一塊約4.1萬平方米的土地;1月24日,萬達宣布將投資20億英鎊至30億英鎊在英國開展城市改造項目;而綠地今年的海外投資額已經接近350億元,項目遍及四大洲。
“今年一季度以來,中國的大型房地產企業尤其是千億級企業,陸續公布了對外投資計劃,至4月份投資總額已達到600億元人民幣,預計全年超過100億美元。”黃弼唯說。
投資海外市場伴隨風險
“對于海外市場業務,頤和列入單獨板塊運作,主要采取第三方合作模式,而不是股權合作模式。”頤和集團副總裁趙永爽說,頤和目前在美國紐約、波士頓、洛杉磯和非洲毛里求斯均有房地產項目,在海外開發房地產最大的好處是金融體系健全,信用體系完善,“但盡管如此,中國企業仍需采取有效措施來規避潛在風險。”
“投資海外市場風險很大,政治的不確定性是最大的風險。”龍斌說,中坤集團“冰島買地”的失敗案例就給準備進軍海外市場的國內開發商提供了經驗。
“海外房地產市場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但其實要考慮很多因素,如當地的房地產制度、市場需求、稅費制度、匯率變化、開發風險、政治外交因素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項目的失敗。”地產業內人士張勇認為,在投資決策時應充分考慮項目成本,尤其注意當地法律制度對土地開發的限制,防止在高位取得土地或因土地無法開發導致未來項目盈利不足。
“海外市場雖然充滿誘惑力,但也是一場華麗的冒險。”越秀地產研發中心的朱菲認為,“中國房企應做好深入調研與風險把控,避免盲目投資。”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中國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