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走近北美
來源:http://weibo.com/p/1001603914071979217429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今年來,中國很多電視劇也逐漸進入美國人民的生活中,比如甄嬛傳。這不,最近熱播的《瑯琊榜》也進軍國際市場了。
在北美“字幕組”(fansub)網站,如mydramalist、viki、spcnet.和maplestage等上,《瑯琊榜》的英文“字幕組”版的確可以在線或下載收看,而且也有人將之上傳到Youtube上,和同類亞洲電視劇比《瑯琊榜》的在線評論相對活躍(如在viki上《瑯琊榜》Nirvana in Fire有近400評論,相較而言其它熱門韓劇跟帖寥寥,被列入“vikiexclusive”的韓劇《我的女兒琴四月》My Daughter, Geum Sa Wol只有13個評論而已)。
正如一些跟帖者所言,要衡量外國電視劇是不是火,要看它在收費下載中火不火。上述“字幕組”中最受歡迎的亞洲片(尤其熱門動漫)常常被列入全部或部分收費下載,不在線付錢就只能看個片花,而《瑯琊榜》或其它中國電視劇則都是不要錢就能看完的。即便“火了文”也有部分比較坦率的,他們指出較早被“字幕組”引入的大陸電視劇《甄嬛傳》曾經被引進過收費正式版(Netflix6集壓縮版),但下載量寥寥無幾,星級評分更十分可憐(美國2.5/5星,加拿大1.0/5星),這些文章稱“字幕組版更受歡迎”、“翻譯更親民”,這當然是一種“春秋筆法”——相對于正規美式翻譯的6集版,“字幕組版”濃濃的洋涇浜味撲面而來,它“更受歡迎”一方面表明追劇的多數仍是華人、亞裔,另一方面也表明“相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其實是不要錢,而非字幕組版翻得更好。
其實不論中港臺或日本、韓國、泰國,其電視劇在北美都不那么“火”,基本上是邊緣化、族裔化的小流行,“字幕組”則被許多知情者稱為“翻譯發燒友和借練英文為由追劇者的集結地”,而相對而言亞洲電影在北美反倒更火些,不但常能在主力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有些甚至能在商業院線獲得不俗票房。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電影可以靠畫面、動作打動觀眾,在很大程度上繞開語言差異的障礙,而電視劇的特點是主要靠對話、情節抓人,文化差異和編譯障礙就會相當要命。
不僅如此,各國有各國的生活習慣、道德標尺、政治正確、社會共識和審美觀,而電視劇這種“薯片文化”在這方面更“接地氣”,亞洲觀眾覺得天經地義的東西,北美當地人未必以為然;亞洲人可以會心一笑的橋段,人家卻看得莫名其妙,這些微妙的東西,就更不是字幕組所能解決的了。
其實《瑯琊榜》之類中劇在北美“賣相”也并非太差,畢竟fansub的主打一直是更“好懂”的日本動漫,在電視劇方面亞洲劇都不“火”,中劇在首頁相對其他亞洲劇數量少、位置不突出也不足為怪,港臺之類亞洲劇的“字幕化”已有近20年歷史,中劇則只有5/6年而已。
中國電視劇傳到北美,還有“字幕化”的需要,收看者中不僅有華裔、亞裔,還多少有一些其他族裔,這本身已難能可貴,值得鼓勵,真不必用諸如“火爆”、“被追捧”之類不實之詞去YY一把——有些北美“字幕組”網站不用“翻墻”就能訪問,打開相關鏈接就不難看出,絕大多數跟帖、評論“通俗易懂”到連“漢化”的必要都沒有:它們本身就是“Chiglish”或索性中文。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美國,瑯琊榜,生活
上一篇:美國飲食基本情況介紹... 下一篇:【納帕系列六】:Realm酒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