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學區房有什么不同?
來源:作者:北美購房網時間:2017/6/1

掃一掃,隨時看
雖然教育部2016年初發文要求各地采取多校劃片措施,以分散熱點小學、初中,但目前看來,教育資源緊俏的城市學區房價格高溫不減。北京絕大多數學區房,每平方米價格介于7萬至12萬之間,溢價普遍超過20%。上海受“滬九條”調控新政影響,學區房盛況不如往年,但成交價并未出現實質性下降。有些學區,“老破舊”房子的報價,每平方米仍超過9萬。濟南的熱門學區房價格更是明顯高于全市平均房價,小型戶均價每平方米超過2萬。最貴學區房,50平方米的房子竟賣到150萬。
美國有沒有學區房? 有。
美國實行13年義務教育制度。美國90%的孩子上的是公立中小學,是劃分學區(district)的,劃片入學。這類似中國的學區,好學區的房子,便相當于中國的學區房。
但是,美國的學區房遠沒有中國的那么熱,價格不會離譜。這是因為,美國的學區房子自有其美國特色。在哪些方面,美國有別于中國呢?
其一,幼兒園的“學制”。
美國的孩子5足歲上幼兒園,只讀1年。幼兒園附屬在小學里。幼兒園英文是Kindergarten,所以13年學制簡稱為“K-12”。5足歲以下孩子,三條出路:有的留在家里由母親照顧,母親本來就不工作,或者分娩后辭去了工作;有的送去愿意照顧的外婆或奶奶家;有的送去幼托班(Child Care 或 Daycare)或學前班(Preschool) 。5足歲前沒有免費的學前教育,所以對這些孩子的父母來說,根本不存在學區房問題。
其二,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美國約有10%的孩子上的是私立學校。私立學校當然是不劃學區的。有的私立學校甚至是住宿的。所以,私立學校不問住址,只看財力。學費大約1年1萬至3萬美元,有錢的都歡迎。當然,要看學生素質,若發現“朽木不可雕”,或是“害群之馬”,還是會堅決清除的。某歌唱家的兒子在美國一所著名私立學校留學,結果因欺負同學、嚴重違背校規而被請回中國。父母如果所在學區沒有理想的學校,且財力有余的話,會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如果打算搬到好學區,但好學區房價離譜,父母則情愿付錢讓孩子讀私立學校,而不是屈從好學區的高房價。所以,美國好學區的房價不會偏離合理范圍。
其三,學校經費與房產稅。
美國的公立學校經費主要來源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州政府的撥款是平等分配的。對一些相對落后的地區,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甚至還有額外撥款。地方的資金基本來源于房產稅。美國擁有房子的房主必須每年繳房產稅,各地稅率不同,大致為房子政府估價的1%至3%。如此,較富有的地區,房子較貴,房產稅就比較高,從而,學區的資金就比較多,學校就能聘用更好的老師,添置更多的設備。同時,美國較富有家庭的孩子,通常品行、學習都比較好。可以說,好學區的房價比較高,是原本就比較高,主要是因為居住環境吸引了較富有的父母買房居住。當然,也有父母主要是為了孩子上學而買學區房,但是,為數不多,不可能抬高房價。
其四,孩子的“起跑線”。
美國父母通常沒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沒有中國人的“不輸在起跑線上”壓力。據美國教育部的統計,大約三分之一的高中畢業生選擇不進大學深造。準備讀大學的學生,如果想要進名校的話,父母可能會選擇學區,否則,也不是非得擠進好學區。因美國大學招生看高中四年的成績,所以,父母即使挑選學區,多數也是在孩子讀高中前搬到心儀的學區。小學學區根本無所謂,質量差別不很明顯。首富比爾-蓋茨小學讀的就是公立學校。高中前的中學(相當于中國的初一初二),比小學重要些,因為孩子已經開始進入青春期,若學區不好,重視孩子成長的父母就會設法搬離。
總體來說,美國的學區房,基本指的是高中的學區房。起跑線延遲到高中,而且絕大多數美國人并不追求大學名校,所以學區房只有少數人關注,其中大部分是亞洲人,最熱衷的恐怕就是美國華人。
其五,公立學校中的特色學校。
傳統的公立中小學劃片,是非常嚴格的,具體到某條街的某一個門牌號碼。但是,美國也在進行教育改革。除了傳統的公立學校外,美國還有兩種各具特色的公立學校。一種叫磁石學校,英文叫 Magnet School。創立于上世紀70年代。磁石學校的特色是提供較為獨特的課程與教學方法。比如,巴爾的摩市的一所磁石學校便開設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課程。如此,學校就能像磁石般吸引各方學生,包括外流的白人學生(60年代后,美國不少地區出現“白人外流”現象),讓各種膚色的學生能夠融合一起。許多磁石學校質量優異。磁石學校招生,學生不受學區限制,可以跨區入讀。
還有一種叫特許學校,英文叫 Charter School。Charter,意為特許執照。特許學校獲得什么特許呢? 就是政府授予學校極大的自主權以尋求特別的教育目標(significant operational autonomy to pursue specific educational objectives)。上世紀90年代,美國有三十多個州通過立法,準許開辦特許學校。政府撥給經費,但是以學生數目計算,而不像傳統公立學校那樣吃大鍋飯。學校的自主權則是:可以免除例行性教育行政法規的限制,在許多方面,如課程設置、教學進度、學生評估、教師準則、薪資規定等,都可“自搞一套”。至2016年,美國43個州和首府華盛頓已經設立了6800所公立特許學校。許多特許學校也非常出類拔萃。特許學校,招收學生同樣也不受學區劃片的嚴格限制。
這兩種特色學校不受學區劃片的限制,那么,如何避免“人滿為患”?很簡單,擇優錄取。比如,規定分數線。以前就讀學校的成績或者標準化考試的成績達不到標準,就無法進入好學校。
其六,居住證明。
國內的劃片入學,要看居住證明,要看父母是否擁有該學區的房子。有的甚至規定,必須買房子若干年后才符合劃片入學的要求。如此,便迫使家長爭相購買學區房,提早購買學區房。求大于供,必然推高房價。
美國學區房的價格不可能推高,除了前述的幾條原因外,有一條讓國內家長“羨慕嫉妒恨”的法規:買房和租房,享有同等的入學權益。也就說,你不需要在好學區買房子,同樣可以進好學校。條件很簡單:你是該學區的居民。租房者也是居民。在報名入學的時候,只要出示你的居住證明就行了。此居住證明可以是你的租房合同,也可以是你的電費賬單、煤氣賬單、英特網賬單,等等。就是這么簡單。
[點擊查看“紐約”最新房源]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中美學區房有什么不同?
上一篇:紐約有哪些名校?...
下一篇:加州3000英畝大型社區開發用地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