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做代購賺錢的經驗
掃一掃,隨時看
因為在美國有部分商品價格比國內低,所以有很多生活在美國的留學生開始做起代購來了。其實現在做代購也是一門比較好的兼職工作。今天我們為大家來分享一下在美國做代購賺錢的經驗。希望能為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我遠遠算不上成功、更不是成功學導師,沒有辦法、也沒有精力教一個陌生人怎么賺錢。下面是一點親身感悟和經驗,你若看了能有收獲 -- 恭喜,付諸行動吧; 如果看了沒有收獲 -- 不用再來問我了,事必躬行,多說無益。
美國有 20 萬中國留學生、三百多萬華人,很多人只是學習和工作之余,捎帶做點美國代購、每月掙幾百塊零花錢,但是也有人一年能做幾萬、甚至幾十萬美元、做成了公司。能賺到錢的,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大家很難拿到的貨,有人能拿到;大家都有的貨,有人拿到的價格更便宜。
舉例來說, iRobot 的掃地機器人旗艦型號 Roomba 880, 國內官價近萬,美國正價 699.99 美元,而前幾天我剛在 Bed Bath & Beyond 買了一臺,只花了 427.85 美元(含稅),因為疊加了三重優惠 。如果你能拿到這個價格,按照代購的市場行情,一臺能賺 RMB 一千多。NOVA 附近有幾家店,因為經常去采購,店長也聊得來,互相照顧生意,除個別限量外大部分商品我可以拿到一般人都不知道的折扣。
我們有個朋友在深圳,想從美國大量收購二手、破爛 iPhone;不是兩三百美金的翻新機,而是破了、碎了甚至開不了機、一般人賣不掉也沒有人買的那種。只要價格合適,他的團隊回收、維修,或者拆了賣零件。然而,我在 DC 沒有找到大量的貨源,雖然有黑人兄弟表示能收到一些貨,但是遠遠無法達到對方想要每周幾百臺的量。對于我們來說,這單生意最大的問題是貨源。
熱門或者限量的商品,也經常會出現貨源難的情況,比如說剛上市的新款 iPhone, Moto 360, AJ 的經典復刻限量鞋。去年紅椰子突然襲擊的時候,如果你及時得到通知、迅速出手從 Nike 原價買到,這一雙鞋在美國轉手能換一輛二手車。
如果你剛好住在某個 Outlet 附近,里面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大品牌,經常去店里逛逛,多拍實物,在微信、微博上實時更新,這門生意也容易做。有些品牌大家都知道中美差價很大,比如說 Levi's 和 Coach, 在 Outlets 的價格和國內相比簡直就是白菜,而且這兩個品牌中國消費者認。當然,如果你不住 Outlets 附近,要從正價店或者網上下單,這兩個品牌并不好做,尤其是 Coach, 做得人太多,假貨也多。
NOVA 附近有三家比較大的 Outlet, 分別是 Tango, Potomac Mills 和 Leesburg Premium。 Tango 離我最近,Potomac Mills 最大,Leesburg 高檔品牌最多。我雖然不靠 outlets 吃飯,但是也會不時去轉轉,很多亞洲面孔一看就是做代購的。
有個住在秘魯的中國媽媽,靠代購秘魯瑪卡在淘寶做到了一個皇冠,熱門的幾款產品每月銷量好幾百。因為秘魯的瑪卡比較著名(不知道的請 Google),所以就這一種商品來說,其他地區的代購很難和她競爭。
有個朋友是公務員,在食品和藥監部門工作,每個月我們都幫她轉運幾大箱子保健品,CoQ10, Ubiquinol, GNC 的葡萄籽精華,洛健的生發水,等。這些保健品和藥品我們自己就很少做 -- 我們沒有他的人脈,客戶群體里也沒多少人對保健品感興趣。你如果想買保健品,可參考我整理的《美國保健攻略》,帶回國給家中老人們做禮物。
另一個代理是學生,我們看不出來哪里好看、也賣不動的鞋子,她能賣出去好多,并且主要是在微博和微信圈里做。她的圈子里有很多小姑娘,她知道這些小姑娘喜歡什么,和她們有共同語言,這些都是她固定的客戶群體。
有個代理剛開始做不久就問我們能不能囤貨,因為當時有幾個熱門的款式正在調貨,周期很長。我們輕易不壓貨,因為風險和壓力很大。
當然,如果看準了囤貨、速度要快。去年 4 月份的時候 Nike 出了一款限量的熒光椰子泡,我們通過各種渠道在美國正式發布前就已經拿到了小二十雙,除了一雙尺碼不理想外,拿到的當天就被代理搶光了。半個月后,粉絲們熱情過去,中國開始鋪貨,美國代購的價格沒有優勢,這款鞋馬上就不好做了。
美國的促銷活動很多,也有專門的網站搜集和發布這些活動信息。然而,哪些只是經常會有的常規 deal (比如 Coach 的 Outlet, 常年全場 5 折,完全不用激動),哪些是過了這村就沒了這店的絕世好 deal, 卻需要經驗才能判斷。
就算價格合適,還需要獨到的眼光才能準確判斷哪些貨能賣出去、哪些貨可能砸手里,不然「有價無市」也是無可奈何。我剛開始做的時候曾經囤了一些魔聲的耳機 Diesel VEKTR, 比天貓上的官價要便宜一半,還包美國直郵,然而就是賣不動,到現在還剩下一副扔在某個角落里。你們誰要喜歡我可以半賣半送給你。
一些做了很長時間的「前輩」,不但有自己固定的客戶群體、獨到的貨源,而且眼光精準毒辣,即傳說中的「神醫」。至于剛入行的人「代購什么最賺錢」,其實很難有定論: 取決于你周圍的資源、自身的情況。簡單來說,貨源、客戶群體和眼光,只要有一項你能找到自己的優勢并充分利用,靠代購每月賺幾百、甚至一兩千美元還是容易做到的。
最后,淘寶、微博、微信都有很多人代購,有空多看看別人在做什么,遇到做得好的競爭對手,多花心思琢磨,(除了我外)沒人會教你。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在美國做代購賺錢的經驗
上一篇:在美國做小生意需要每個季度報所得稅 ... 下一篇:加州房屋火災保險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