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芝加哥唐人街逆襲發展壯大
來源:http://news.chinanews.com/hr/2016/02-24/7770456.shtml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在美華人華僑能夠在美國定居下來繁衍子孫也是經歷了很多的事情,并不是很容易簡單的事情,曾經很多人都說,同時也有某些媒體也報道過美國華埠在消失,那么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兒呢?事實和報道的究竟一不一樣呢?
與以往不一樣,移民不再蜂擁至紐約或者舊金山等地方的華埠。但是芝加哥華埠不同,這里是全美唯一仍在吸引近期移民的華埠。2000至2010年間,這里的人口上漲了26%。這里所有人口中的65%都是外國出生的移民,其中近10%都是過去三年才遷來這里。居民們對于這里的未來也十分關心。這座圖書館就給了他們一些信心,目前這里每天的訪客約在1500名。人們在這里除了能讀到中英文書籍外,還可以上太極課以及欣賞粵劇。
不管是在芝加哥、紐約、舊金山還是其他城市,華埠都是種族主義的直接產物。但是,現在很多城市規劃專家、商業領袖以及其他一些人都在努力拆除這些聚集地。現在城市的建設,除了注重多樣化外,融合也是主流。而且,現在的移民在居住地上有選擇的自由,不管是安靜的郊區、還是市中心又或者是學區,都已經沒有限制。人口統計數據也顯示,移民群體正充分行使這種選擇權,也因此他們正在大面積地走出華埠。對于以民族文化為紐帶的華埠社區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現狀。
也因此,才讓芝加哥華埠顯得如此特別而且重要。盡管這座城市的華裔一樣早已融入其中,但是華埠這塊民族聚集地還是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其他地方的華埠正在慢慢消逝的時候,芝加哥華埠是第一個對未來描繪出美好愿景的地方。芝加哥都會規劃部(Chicago Metropolitan Agency for Planning)的高級規劃師斯蒂芬•奧斯特蘭德(Stephen Ostrander)表示,他們的規劃是在研究了波士頓、舊金山和紐約等地華埠的經驗后做出。這些規劃中的一個共同點是建造保障性住房,支撐當地的商業和保存文化遺產,好讓華裔家庭能夠繼續住在這些頗具歷史的社區中。
但是計劃的實施從來都不容易。舊金山、溫哥華以及波士頓的華埠在這一問題上就先后受挫,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亞裔人口下跌的狀況。就這方面來說,亞裔法律保護和教育基金(Asian American Legal Defense and Education Fund)對紐約、波士頓和費城的官員提出批評,認為他們的政策加速了“華埠的消亡”。雖然芝加哥華埠人口仍在持續增加,但是這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這里的大部分住戶在家里都使用漢語,而且約四分之三的英語能力都不好。語言障礙甚至導致他們與警方的關系并不緊密。華人咨詢服務處(Chinese American Service League)執行主席伊瑟爾•王(Esther Wong,音譯)就表示,對芝加哥警方來說,華埠的優先級很低。不過,針對這一狀況,一些基層項目已經運作起來。比如,繪制出適合老年人步行的地圖等。
另外一個備受關注的就是學校問題。培德中心(Pui Tak Center)執行主任大衛•吳(David Wu,音譯),芝加哥華埠最近的中學條件太差,“幾乎沒人愿意去”。一些人選擇了精英學府,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能力。“移民家庭很重視教育,這是他們的孩子的希望所在。”吳說道。現在的大部分華埠不再只是為華裔服務,而成了一個供人們體驗中國文化的聚集地,而不管他們是否有中國血統。而芝加哥華埠在歷經百年的發展后,仍然充滿了活力和潛力。
其實現在在美國生活發展的中國華人華僑已經是很多人了,當然,隨著中國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國家綜合實力上升,很多華人華僑都愿意回到祖國來效力,所以有些媒體報道美國華埠在消失也是一個噱頭,好讓大家能夠對美國華埠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