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地產經紀協會說,全美多數地區第二季房價增幅都比一年前同期減緩,但美國加州房價仍高出近年來甚高,使愈來愈多人無力買房,美國橙縣就是一例。根據人口普查,美國橙縣家庭中間年收入為7萬5566元,美國加州洛杉磯縣為5萬6241元。以中間房價69萬1900萬元估計,要借到頭期款20%貸款,家庭年收入必須達13萬1168元,頭期款10%貸款必須達15萬5762元。反觀洛杉磯縣,以美國加州房價的中間房價42萬300萬元估計,要借到頭期款20%貸款,家庭年收入必須達7萬9679元,頭期款10%貸款必須達9萬4619元。
美國南加州房價,在南加州吊車尾的內陸帝國第二季中間房價亦達27萬4600元,全美排名第21,傲視邁阿密、奧斯汀、芝加哥。不過以天價而言,全美房價最貴地區仍是北加州硅谷,其次為舊金山灣區。圣地牙哥縣以50萬4200元排名第五,洛杉磯縣第七名。
美國房屋市場求售房屋不少,但是許多首次購屋者發現,他們不易買到理想的房子,許多人感到挫折。
就像首次購屋的丹比,他今年初在丹佛西區,買到一棟4房的住屋,但那不是他的首選,他在此之前,曾看上5棟屋子,但都沒有辦法買到,在許多購屋者搶購的情況下,一次接一次的失敗,不能順利購屋,只好退而求其次,到這個丹佛西區,相對治安較差的地區買到房屋。
33歲的丹比說,她最終只能在選擇地點(location)的條件,作出妥協。她與丈夫及兩個女兒,今年4月份以184,500元買到這棟4房住屋。
事實上,美國如今的房地產市場,供售住屋數量是兩年以來的高點,像丹比這種買主,不會了解房地產市場的真實情況。
在過去一年,市場上求售住屋不多情況,比今天還要糟;但是,法拍的廉價住屋減少,,而準備不貸款購屋者增多,他們不是購屋自住,而是買來出租,作投資之用,若干因為貸款債務超過市價的屋主仍在苦撐待變,他們沒有辦法將他們的住屋推出求售。
紅鰭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李察遜說,房屋存貨持續上市,但速度緩慢,而且那不意味可以撿到便宜貨,使許多首次購買美國房產的買主,遇到這種情況更感挫折。
低價住屋不多,以今年6月為例,價格在198,000元以下的住屋,只有百分之17,若拿美國加州房價來說,可能就是幾乎沒有這種價位的住屋。
根據房地產仲介公司的調查,在全美31個都會區,低價房屋只有百分之3的貨,而中等價位房屋數量則占百分之15。
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資料,今年6月底現有住屋存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6.5,來到230萬個單位,它從去年1月份的13年來180萬單位的低水平,大幅提高供應量,目前一棟住屋上市平均約5.5個月,可以賣掉,比一般所需的6個月要來得低。
除了房價較高不易負擔之外,首次購屋者面臨第二個困難,是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現金買主,他們不需貸款,可以對看上的住屋開價,只要賣方滿意他們的出價,便可順利成交。若干熱門的房地產市場,買方幾乎不愿意和需要申請貸款的買主交易,以免忙了半天,貸款不批準,耽誤買方的時間。于是,現金買主在市場上特別吃得開,使首次購屋的年輕人,很難順利購買到所要的住屋。
再說,目前金融業對于房屋貸款的要求,比過去更嚴苛,使第一次購屋的年輕人倍感困難。
美國房地產經紀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袁說,對第一次購屋的人來說,可能會對市場失望,若干低價位的住屋并不多,而且屋價上漲。今天的低價位住屋比一年前漲了百分之12,中等價位住屋漲百分之13,高等價位漲百分之9,對初次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人來說,十分不易。
低價位住屋很快賣掉。以明尼蘇達州明尼納波利斯(Minneapolis)地區為例,價格在12萬至15萬元的住屋,只要2.8個月就賣掉,25萬元至35萬元的住屋,要4.6個月賣掉,而35萬至50萬元的住屋,要6.3個月才能完成出售。 可見低價位房屋,在市場上是被搶購的,初次購屋者很難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