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久久久_成人在线视频网_国产精区一区二区_福利视频电影

熱線電話:400-668-9628

洛杉磯霧霾的教訓

來源:http://www.cztv.com/focus/12/folder18040/xwgl/xwlb/2013/12/2013-12-104179414.html?jujiao20131210作者:北美購房網時間:2015/11/2

北美購房網信二維碼
掃一掃,隨時看

霧霾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較大,這個大家都深有體會,霧霾越來越嚴重,多我們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且,長時間的生活在霧霾嚴重的環境中,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有必要有義務控制霧霾的發展,減少對空氣有污染的行為。

近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其個人官方微博遭遇中國網友的雷人提問:“霧都的稱號已被我們拿下,作為英國首相您是否感到羞愧?”

雖然這是中國網友一句無奈自嘲的黑色幽默,卻警示著中國勿走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自工業革命始,倫敦就深受煙塵困擾,倫敦的污染故事綿延了一個世紀,直至1952年煙霧事件致成千上萬人死亡,英國才幡然醒悟。

其他發達國家在工業高速發展期,也大多經歷過霧霾的集中爆發。20世紀40年代初期在美國洛杉磯市發生的光化學煙霧事件,是記入史冊的世界著名環境公害事件之一。從1943年起,“光化學煙霧”開始經常籠罩洛杉磯,滯留市區久久不散。1950年代,洛杉磯發生2次光化學煙霧事件,致800余人因此喪生。

以史為鑒,我們不妨來看看發生在倫敦和洛杉磯的霧霾教訓。

霧霾損害健康、影響交通、熏黑建筑

“7人排隊走路,一個接一個掉進河里”

霧霾并非“中國特色”,而是相當具有“普世性”的現象。對應的英文單詞包括"haze"和"smog"(20世紀初英國人造的詞,由smoke和fog兩個單詞合并而成,與中文的“煙霧”構詞方式一致)等。

歷史上遭受霧霾折磨時間最長的大城市是號稱“霧都”的英國倫敦。“陰霾”、“昏暗”等詞在19世紀的英國名著中常常出現。大文豪查爾斯·狄更斯的小說《荒涼山莊》的開篇就細致描述了倫敦的霧,“那是一種沁入人心深處的黑暗,是一種鋪天蓋地的氛圍。”

倫敦霧霾的早期來源主要是煤煙。19世紀,倫敦超過100萬居民燃煤。1842年,英國人使用了整個西方世界煤炭產量的三分之二,冬季的煙霧問題越加嚴重。1873年的霧霾造成268人因支氣管炎死亡。1879年,煙霧從當年11月延續到次年3月。在霧霾肆虐的時候,每天市場里都有被毒死的牲口出售。

霧霾也影響了交通。1902年,一份半月刊這樣寫道:“清晨,霧是白色而潮濕的,此后變得更像煙。空氣中的小顆粒和煙灰混在一起,讓人的呼吸感到干澀刺痛。在一些十字路口,交通完全被堵塞,人們不得不拋棄一些公交車和貨車。”

比爾·布萊斯的暢銷書《宅:私生活簡史》里寫道,19世紀的倫敦,人們經常在走路時撞到墻上;在一次著名的事故中,7個人排成一隊,一個接一個地掉進了泰晤士河里。

1854年,著名建筑師約瑟夫·帕克斯頓建議在倫敦市內修筑長11英里的鐵路,以連接倫敦的各個火車站。他提議在這條鐵路行駛的列車上安裝厚厚的玻璃,以避免乘客接觸倫敦污濁的空氣。很明顯,在他看來,車廂里蒸汽機車的煙塵,也比車外倫敦的空氣要干凈得多。

倫敦的霧霾不僅損害人體的健康,也對建筑物造成威脅。霧霾中的煤煙可以熏黑建筑物,霧霾中含有大量硫化物,與水汽結合后呈酸性,形成了對建筑具有殺傷力的酸霧,可以逐步侵蝕建筑。

1799~1801年,英國國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宮)在擴建的過程中就被煤煙染黑,看起來似乎經過了戰火的洗禮,后來使用了大量的涂料裝飾才得以改觀。

慘痛災難致4000人5天內死亡

英語中出現新詞“殺人的霧”

倫敦霧霾引發的災難性事件發生在1952年12月4日至9日,當時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城被黑暗的迷霧所籠罩,直至12月10日,強勁的西風才吹散了籠罩在倫敦上空的恐怖煙霧。

在大霧持續的5天時間里,據英國官方的統計,約10萬人罹患各類呼吸道疾病,喪生者達4000多人,在大霧過去之后的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根據現代史專家估算,最終有超過1.2萬人因“煙霧事件”死亡。

這是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空氣污染事件。英語中出現了一個新詞組"killer fog"(殺人的霧)。幸存者回憶為“烏黑的、骯臟的、刺鼻的”霧霾,讓室內也不能幸免,連歌劇院《茶花女》的演出也不得不因為觀眾根本看不見而中止。

這次慘痛的事件,直接推動了1956年英國《空氣清潔法案》出臺,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英國政府采取了推動家庭轉向天然氣等取暖,從大城市搬出火電廠等措施。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倫敦又發生了12次嚴重煙霧事件。1962年,倫敦仍有750人因空氣污染死亡。由于法律得到嚴格的執行,1965年后,有毒煙霧才逐步銷聲匿跡。

250萬輛汽車尾氣

釀成強刺激光化學煙霧

1943年7月26日清晨,同盟國與軸心國激戰正酣,當美國洛杉磯的居民從睡夢中醒來,眼前的景象讓他們以為受到了日本人化學武器的攻擊:空氣中彌漫著淺藍色的濃霧,走在路上的人們聞到了刺鼻的氣味,很多人把汽車停在路旁擦拭不斷流淚的眼睛。政府很快出來辟謠,這不是日本人的毒氣,而是大氣中生成了某種不明的有毒物質。

洛杉磯發生的空氣污染與倫敦1952年霧霾原因和現象并不相同,這種棕色的、朦朧的、又有刺激性氣味的大氣污染稱為光化學煙霧,它以強氧化劑臭氧為主,所以常以臭氧濃度高低作為警報的依據。

對于上世紀40年代洛杉磯煙霧產生的原因,并不是很快就能搞清楚的。開始認為是空氣中二氧化硫導致洛杉磯的居民患病。但在減少各工業部門(包括石油精煉)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后,并未收到預期的效果。后來發現,石油揮發物(碳氫化合物)同二氧化氮或空氣中的其他成份一起,在陽光(紫外線)作用下,會產生一種有刺激性的有機化合物,這就是洛杉磯煙霧。經進一步探索,才認識到當時的250萬輛各種型號的汽車,每天消耗1600 萬升汽油,由于汽車汽化器的汽化率低,使得每天有1000多噸碳氫化合物進入大氣。這些碳氫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與空氣中其他成分起化學作用而產生一種新型的刺激性強的光化學煙霧。這才真正搞清楚了產生洛杉磯煙霧的原因。

人們罹患紅眼病、呼吸衰竭

“煙霧之戰”持續數十年

1943年以后,煙霧更加肆虐,洛杉磯每年從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會出現一種彌漫天空的淺藍色煙霧,使整座城市上空變得渾濁不清,以致遠離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減產。僅1950~1951年,美國因大氣污染造成的損失就達15億美元。

1952年和1955年,洛杉磯先后發生了兩次嚴重的“光化學煙霧”,每次都造成數百名65歲以上老人因呼吸系統衰竭而死亡;1955~1970年,洛杉磯曾發出臭氧濃度的一級警報80次,每年平均5次,其中1970年高達9次;1970年,約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紅眼病。1979年9月17日,洛杉肌大氣保護局發出了“煙霧緊急通告第二號”,當時空氣中臭氧含量已經超過了0.35ppm,幾乎達到了“危險點”。洛杉磯已經失去了它美麗舒適的環境,有了“美國的煙霧城”稱號。 為讓空氣干凈起來,洛杉磯的“煙霧之戰”持續了數十年,時至今日仍難言大功告成。

洛杉磯霧霾的教訓讓我們看到了,霧霾給我們人類造成的危害和影響,也知道了霧霾的嚴重性,所以控制霧霾的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解一些引起霧霾的原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盡力為控制霧霾做一些貢獻。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洛杉磯霧霾 霧都

上一篇:華盛頓棕樹介紹... 下一篇:【納帕系列六】:Realm酒莊的傳奇...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