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久久久_成人在线视频网_国产精区一区二区_福利视频电影

熱線電話:400-668-9628

中國文化“走進”華盛頓

來源: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6/20/nw.D110000gmrb_20140620_1-13.htm作者:北美購房網時間:2015/12/7

北美購房網信二維碼
掃一掃,隨時看

2014年5月24日,美國華盛頓國會山前國家廣場,游人如織的第三至第六街之間草地上,一夜“長”出了數百把黃色油紙傘。黃傘為地景,構成英文“PEACE 和平”、“FRIEDSHIP 友好”與“LOVE 愛”的字陣。相鄰的35組特制展架頂端,以1000多張印于絲綢的中國民間剪紙懸掛相連,各展架中部則三向陳列著共200面攝影、繪畫展品。四處草地,還間隔插滿數千只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小風車——這一切,都為簇擁、烘托一個以國會山為背景,臨時特許搭建的大型舞臺。舞臺主題條幅顯示,這是“美國亞太裔傳統月 新世界中國周”的閉幕式現場。

 

活動從美國時間上午11時持續到下午3時。其間既有華人子弟登臺表演“童子功”,也有華人少女身穿少數民族服裝,載歌載舞為文化節助興。臺上臺下呼應互動,中國元素隨處可見。不少美國觀眾第一次見到中國的小風車,風車隨風作響,令他們愛不釋手。來自馬里蘭的喬娜女士8年前從中國遼寧來到美國,孩子今年3歲,今天專程帶孩子來感受中國文化。活動結束后,所有的畫作、風車以及油紙傘都發放給了現場觀眾。

 

5月的華盛頓,春深意濃。2014“新世界中國周”,恰逢新中國與美國建交35周年。200多位中美小朋友,特意畫了數百位聞此佳訊而高興的表情,主辦方優選100張作品組成“祝愿和平友好——看見微笑”展覽,記錄中美兩國人民的笑臉,構成了閉幕式上尤其動人的板塊。孩子們的純真加認真,為熱烈帶來清新,為莊重注入生動,強化了“新世界中國周”現場的節日氣氛。這一天,在美國的心臟地帶,現場觀眾充分感受到中國的溫暖與活力。

 

這是中美兩國官方支持、民間性的大型友好交流活動。在一周前——美國時間5月17日,“美國亞太裔傳統月 新世界中國周”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這一天,從早上8點直到下午4點,大華府地區許多華人華僑、參加亞太傳統月的其他十余個國家的亞裔友人,還有地位如中國天安門廣場的美國國家廣場上成千上萬的隨機游客,在此飽覽了一臺精彩紛呈的中國文化展演:中國武術中心專為此次中美人文交流,集結了一支“武術冠軍隊”傾情獻藝,他們的絕世功夫,贏得現場觀眾聲聲喝彩;非遺吹藝表演藝術家陳丹和十余位中國非遺研習藝術家,分別刻剪紙、演口技、扎燈籠、畫紙傘、做皮影、印年畫或創作扇面工筆,冰山一角的中國絕藝讓觀眾大飽眼福。

 

讓中國形象鮮活起來

 

此項活動的總策劃、總設計,清華大學教授鄒文先生在活動現場表示,中國文化首次唱響“美國亞太裔傳統月”,成為其中核心內容的初衷終于如愿以償。1993年由老布什總統倡立的“美國亞太裔傳統月”,旨在感念亞太裔人對美國的貢獻,在美國展現亞太裔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引起對亞太國家的關切。后來,歷任美國總統,尤其是現任總統奧巴馬,都非常重視此一制度化的年度節慶盛會。奧巴馬曾親臨籌備會議指示推動。但中國文化以往并未呈規模介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中國文化的長時間缺席和靜默,加強了人們的期待。以夏祥波、肖水根、吳大為、王耀輝、黃河、陳有明、李革、方國棟、張麗麗為代表的大華府地區十余個華人組織的僑領們,一直醞釀著與國內合作,將中國文化推上亞太裔傳統月的前臺。連續7年在美國進行藝術傳播課題研究的鄒文,再次獲得他們的合作委聘。大家的共識是,保持民間文化交流的積極定位,充分憑借美國這一國家行為化的重要平臺,突出“和平、友好”的理念,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心愿;主題首推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大家直觀中國的絢麗;形式則優選絕藝、武術、攝影、民樂、少兒繪畫,廣采綜合多樣,讓大家喜聞樂見,分享中國,領受吉祥。既要融入同期舉行的亞太裔十余個國家的互動,又要突出中國,補足首次參加的印象生疏。為達到預期的訴求,在時間安排上,不能曇花一現,而要保持一定展演時效,擴大呈現范圍。于是,中國周被充實為一個5天節目連連,跨及華盛頓、弗吉尼亞、馬里蘭的系列活動,一切只為讓中國形象鮮活起來,讓中國聲音響亮起來,讓大家感受中國的友善和美麗。

 

持續表達祝愿

 

早在2007年,大華府地區中國大專院校校友會聯合會主席夏祥波,便在北京觀摩考察了“2008奧運景觀雕塑方案征集大賽及國際巡展”的運行。該項活動是當時北京奧組委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吸引了84個國家的藝術家踴躍參加,最后選出3套290件/組方案作品,巡回五大洲36個城市,舉行了42場廣受好評的展出。其全程執行策劃組織者正是時任組委會秘書長的鄒文。體育世家出身、專攻體育文化研究的夏祥波敏感地認識到,藝術和體育結合,必將引爆兩大看點,最大限度地讓美國人借以接近中國文化,了解海外華人。他與鄒文一拍即合,首度合作,成功舉辦了奧運雕塑的華盛頓巡展,并接待了北京奧組委開閉幕式部長王寧一行的美國考察。次年至2010年,夏祥波與大專聯的各位領袖,又完成“紀念中美建交30周年八城雕塑贈建活動”——由鄒文聯動4位中國著名雕塑家、4位美國著名雕塑家,分別向對方國互贈一件大型景觀雕塑,并永久落成在北京、上海、長春、廣州、華盛頓、新澤西、堪薩斯和亞特蘭大。其中,大華盛頓地區的一件,是中國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的“和平樹”,立于馬里蘭大學美麗的校園之中。鄒文因生動開展中美建交30年的特殊紀念,受到前總統卡特及夫人的接見。30年前,正是時任總統卡特簽署了中美建交的最后文件。

 

文化價值被彰顯的藝術形式,也得到了華人社區聯盟主席肖水根的肯定。他在華盛頓連續多年主導中國文化節,美名傳揚,影響頗廣。2011年,肖水根在北京與鄒文達成共識,決定自2012年起,將品牌化的中國文化節轉型為年度主題運行,即按不同省區、行業、文化品類,設為每年文化節的冠名主題,從泛泛傳播升級為深度傳播。2012年的“中國文化節貴州主題周”成功開啟了這一轉型。鄒文以1000面分別印有一個美麗詞匯的絲綢,在國會山前“打開”一把中國巨扇,然后讓一千名觀眾分別“各執一詞”——鼓勵他們尋求與其他人獲得的詞,組成有意義的短句。這項名為“千言萬語”祝福中美的行為藝術,令人耳目一新。2013年,中國文化節設為“安徽主題周”,這次,鄒文與其合作者呈現的是20套中美典型服飾,共680件服飾被數十根特制立架懸掛在莊嚴的美國國家廣場,亦莊亦諧地形成“晾衣服、曬文化”的地景藝術。作品的寓意是,每一款衣服,都可穿在不同國家人的身上,但現代人還是偏愛合身的衣裝。大同小異的世界,需要求同存異。為配合“安徽主題周”,鄒文帶領20多位藝術家專程拍攝而來的安徽風情攝影作品展,在國會山前也引得數以千計觀眾流連忘返。

 

今年,活動主辦方將每年定于10月舉辦的中國文化節,提前并入5月的“亞太裔傳統月”,是為了匯聚能量、整合資源,讓中國文化首次唱響美國亞太裔傳統月,把“新世界中國周”辦成中美建交35周年全美最大的慶典活動,掀起中國文化在美傳播的又一輪高潮。

 

“新世界中國周”活動總指揮夏祥波、肖水根等僑領高興地說,藝術的確不失為文化傳播的有效手段。自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以來,大華盛頓地區的人們普遍感到,外界對中國的了解需求愈加趨旺,中國的出鏡率越來越高。由于華僑結構的優化,各類高素質華人的匯聚,使美國首都對中國文化介入的開放度和歡迎度,以及中國文化自身的美譽度,都在顯著提高。這與上述活動積極且連續的開展是分不開的。夏祥波更進一步指出,連續7年特聘鄒文合作推進的各項活動,其實只有一個主旨,就是祝愿“和平、友好”。這個一以貫之的精神,正在生動表達廣大華人的中國夢。

 

華人同心

 

大華府地區大約有20萬華人華僑,他們是5000萬海外華人華僑中的一部分。不變的文化認同感和祖地歸屬感,是華夏兒女的共同民族特質。上述連續開展的活動,主要得益于此。由于此類活動基本屬于民間發起和公益文化行為,資金成了最大障礙和難題。但每一次,負責在國內解決基本經費的鄒文,總能柳暗花明地將活動的恩主們帶到現場。因為,出資者本來都有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感。

 

2014年“亞太裔傳統月 新世界中國周”的主要資助者,是總部在香港的新世界集團。作為一家上市地產企業,新世界并不唯利是圖,他們把文化和經濟,當成了企業上升的兩翼,長期在地產開發中大比例投注文化,無微不至地提升產品品質,致力于讓業主們分享企業理念的光榮,與社會一同進步。他們在遍及海內外尤其是中國內地的社區項目中,不計盈虧,大量注資于文化改造和藝術配置,以重視文化品質的形象被同行交口稱譽。鄒文與組委會秘書長顧靜教授忐忑地詢問他們需要哪些資助回報,對方卻根本沒有提出任何一項廣告植入、產品營銷、利潤轉化等方面的要求。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OK!組織兒童繪畫比賽并出版畫冊,OK!為廣場搭建舞臺、帳篷,布置數以千計的景觀構件買單,OK!贊助10余位藝術家機票食宿,OK!一切都無關商業,新世界慷慨提供了除武術團隊經費以外的全部議定開支。原來,新世界的決策者們,要的也只是中國文化的傳播。

 

所有參與的華人華僑,分享同一個新世界,同一個夢想。中國周組委會的12個成員組織,全都利用業余時間義務工作。組委會在網上招聘志愿者,短短幾天就有300多人報名。他們大多是華盛頓地區的中國留學生,平時功課極忙,然而,一旦吹響中國文化的“集結號”,他們就會從四面八方趕來。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團結凝聚著華夏兒女。

 

美麗的分享

 

在2012年的“中國文化節貴州主題周”上,1000件各有唯一收藏編號的美詞,活動結束后全部被觀眾帶走;2013年“中國文化節安徽主題周”,再次向觀眾分發了全部攝影作品。鄒文把這種藝術行為解釋為后效傳播,是觀眾擴散互動的一種體現,希望更多人感受中國文化,分享中國之美。盡管只是露天、臨時展陳,他們也非常講求藝術性,力求創意新穎,易裝易撤,色彩形態富有視覺沖擊力,確保展品不失業內高水平和文化內涵。安徽景觀藝術家程連昆將自己的奧運優秀作品展出后,捐獻給了華盛頓市政府;為充實2014年的“亞太裔傳統月 新世界中國周”內容,留美藝術策展人張小雨提出了一個讓更年輕的一代關注中美和平友好的配套策劃——征集孩子們的繪畫,讓他們將中美建交35周年的消息告訴任何一個人,并記錄下他們的微笑。結果,200多位大洋兩岸的孩子,成了本次中國周的最早消息源,他們以“驚人”的速度把佳音告訴周邊人,至少影響了5倍以上的受眾。前迪斯尼高級美術師、動畫大片《花木蘭》《人猿泰山》《金銀島》《星際寶貝》等的繪畫主筆范新林,華裔知名畫家王守鵬、李伶等,紛紛親自投入此次兒童繪畫比賽的輔導。孩子們的認真往往帶動全家的認真,有的家長驅車百公里求名師指導;有的孩子要把消息告訴所有好朋友,于是不得不在一張畫里畫上十多張笑臉;有的孩子投一張畫,卻畫了幾十種構思。范新林認為,這批兒童繪畫,不僅具有思想信息,而且也不失藝術水平。

 

為了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的魅力,一支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榮寶齋、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博士、研究員組成的演示團隊,出現在“新世界中國周”上,他們多是非遺研習專家,不同于非遺的單項技藝傳承,專家們更能宏觀萃取,將風箏、燈籠、年畫、皮影、折扇、紙傘、剪紙、刺繡的絕藝做精要呈現。顧靜告訴我,為了強化和擴展傳播效應,新世界中國地產公司從全國各地招募業主代表,組成了一支20多人的觀摩團,在現場見證中國周盛況,然后回到20多個社區報告。“自媒體條件下,觀摩團成員和成千上萬觀眾的手機,可望將‘新世界中國周’,變成一場可分享的視覺盛宴。”顧靜說。

 

5月25日晚上,在開幕式現場亮相的“武術冠軍隊”又去往馬里蘭大學校園表演,我們一行人也驅車前往觀摩演出。在美麗的馬里蘭大學校園里,我們卻迷路了,找不到演出的劇場。此時,鄒文靈機一動,向過路的學生詢問:“Chinese Kongfu?”(中國功夫),學生們立刻領會,并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位置。我們進場時發現,馬里蘭大學的劇場內已座無虛席。少頃,武術表演開始了,劇場內不時響起掌聲。“搶親”“醉猴”等武術情景劇表演更是讓坐在我旁邊的外國小哥倆兒樂開了花,把手掌都拍爛了。中國武術中心領隊邵世偉說,武術積淀了中國文化的智慧、力量的精華,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載體和形式。中國武術再次受到熱烈歡迎,證明自身肩負中國文化對外交流的神圣使命。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中國文化“走進”華盛頓

上一篇:美國紅提保鮮方法... 下一篇:【納帕系列六】:Realm酒莊的傳奇...

推薦閱讀

最新資訊